郑州户籍新政冷启动 专家:吸引力不够城市福利待提升

27.07.2017  09:52

郑州户籍,“史无前例”开放起来。郑州的“户籍新政”,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来说,意义重大。记者访问相关专家,解读郑州为何要如此放开户籍落地政策?人口,能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挤破头”入户籍的现象不同,为何新政实施后的这段时间,落户郑州却有些冷淡呢?□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肖萌

增加人口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要一环

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向来相辅相成,人多带来的是烟火气,更是倒逼着城市发展,相反,城市变化也继续不断吸引人的聚集。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7月22日发布“2017全球国家分类优势排行榜”,郑州在“2017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上个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郑州入选位列第12位;今年3月《机遇之城2017》中国行政与经济中心城市评比中,郑州排名第13……一系列排名,彰显着郑州向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的努力,而排名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数据,那就是人口。

2016年底郑州市城镇人口是690万,郑州市常住人口逼近1000万,多年来累积的吸引力聚集四面八方的人来到这里,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更是新增了7种入户郑州政策,前所未有地扩大“落户范围”,让“郑漂们”留在郑州更容易了。

在全国户籍改革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放开户籍,对郑州而言有何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郑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两个指标具有标杆意义,一是人口规模超千万,二是GDP超万亿。而这两个指标相辅相成。”不难理解,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生产力和消费力的提高,生产力和消费力的提高必然为GDP的增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宋向清看来,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对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所以,解读“户籍新政”不要单纯从户籍角度看问题,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发现其合理性。

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建设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是郑州的目标,这需要做大、做强郑州,而放开户籍、增加人口是做大城市的重要一步。“人口是发挥郑州在中部地区城市引领作用的重要一环。”

对比周边省会城市 郑州敞开胸怀吸纳人口

宋向清认为,在当今中国,北上广深以外的城市,户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由于人才流动的无障碍化,居住证制度的推广和医疗等保障体系的全国联网,户籍已经不是稳定居民就业和生活的核心手段。

“因此,放开居民落户政策,并不意味着居住人口的大幅度快速增长,也不意味着城市资源积聚能力的快速提高,郑州户籍新政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也是大力度建设新郑州的一种宣示。”

宋向清直言,相对于郑州周边的省会城市,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户籍政策而言,郑州体现的是一种胸襟和平等,没有学历歧视,没有职业歧视,没有身份歧视,愿意参与郑州建设,郑州就敞开胸怀欢迎。“这就是气度和包容。当郑州人口超过2000万时,这个政策的溢出效应才会被大家惊羡。”宋向清说,包容的城市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纵观我国的一线城市,每座城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包容与开放。

人口多也会带来“城市病” 但过了阵痛就是平衡

任何事情总是要一分为二看。有统计表明,郑州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了30万,快速的人口流入在壮大城市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发展过程中隐藏的“病痛”。此次户籍新政的实施,进一步吸纳人口落户郑州,而“城市病”又该咋办呢?

“我们的人口密度大,带来拥堵、污染、规划滞后等城市病,然而郑州城市规模又受到河南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限制,我们计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到450平方公里,这远远不够。现在迫切需要扩大规模,人口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倒逼空间扩大,倒逼城市各方面加速。”冯德显说。

在宋向清看来,这“病痛”是新政带来的阵痛,难以避免,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新人口的增加相伴而生的是新教育商业等资源的增加,只是人口增加与资源增加存在一个时间差,度过这个时间差,新的城市平衡就又会建立,一切又会归于均衡和平静。

“短时间的负效应不该成为壮大城市规模的屏障。市民和有关部门应该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抱怨。”宋向清建议。

郑州户籍吸引力不够?还需要从产业平台下工夫

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认为:“郑州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城市,虽然每年郑州市人口净流入30万人,但放开户籍入户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井喷现象,这说明郑州市户籍的含金量还有成长空间。”

此次郑州新户籍政策出台后,记者走访不少派出所和户籍民警,询问近日办理户籍者是否增多,得到的答案却是:“寥寥无几。”相比“挤破头”落户北上广深,郑州户籍难道如此“不值钱”?冯德显认为,这说明郑州发展的吸引力还不够,享受到城市更丰富的福利待遇的感受不强,因此迁户口的人就不会多。

在宋向清看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外的城市,户籍红利其实不大,靠户籍新政吸引人才对于像郑州、武汉、长沙、南京等省会城市而言,更多的还是吸引本省内的人口向省会城市的转移。

“如果试图吸引省外甚至国外人口落户,必须靠产业、靠资源、靠平台。”宋向清说,产业是基础,大量市场前景极为优质的创新性产业是吸引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的第一要素,而深厚的政治、技术、文化和资本等资源则是吸引高端领袖级人士的沃土,大品牌、大企业、新模式等则构成社会晋级中产阶层的平台。

冯德显也认为:“吸引人口在郑州落户,关键是增加郑州吸引力。在一个城市扎根,其根本不是迁户口、买房子,而是更多地能享受到城市带来的温度,是增加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郑州还是需要在产业发展、实体经济上做文章。”

上官同君说,配合放开户籍入户政策,郑州市还需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继续加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顶层设计,积极务实高效落实推进,让入住郑州能够凸显幸福感,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落户郑州创业安居。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