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成为“大爱之城” 社会各界热议感动中国人物
专家学者座谈会,畅谈“郑州好人现象”
专家学者座谈会,畅谈“郑州好人现象”
中原网讯(记者 殷海涛) 14年河南有13人“感动中国”,其中9人来自郑州,郑州更是连续三年诞生三位“感动中国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爱之城”。2月18日上午,社会各界齐聚一堂,共议郑州近年来好人不断涌现的“郑州现象”。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丁素,郑州大学教授、博导辛世俊,郑州大学教授纪德尚,河南大学教授马进举,黄河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赵会利,郑州师范学院科研处长、教授王永恒,郑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赵林,中州大学副教授张豪等专家学者以及20余位市民代表,共同分享郑州人王宽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带来的喜悦,讨论郑州不断涌现好人好事的“大爱之城·郑州现象”,解读郑州连续三年涌现感动中国人物的深层次原因。
传统文化至善至美的现代传承
近年来,从“送水哥”的默默奉献,到“气球奶奶”的自强不息;从“西瓜哥”的忠心守护,到“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爱如潮涌;从李灵的艰难坚守,到胡佩兰的素手仁心;从陇海大院的爱心传递,到王宽的“卖唱救孤”……郑州好人好事一再涌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一再上演“郑州现象”。与会专家与市民代表一致认为,“大爱之城·郑州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历经14届,13届都有河南人入选,最近三年郑州人更是连续登榜,创造了一个城市‘三连冠’的新纪录。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独特的‘郑州现象’,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有着密切关系。”辛世俊说,这座城市重要的文明资源,以爱国、厚民、崇德、守信、尚和、从善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孕育、传承与弘扬,成为滋养郑州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郑州成为“大爱之城”的历史文化基础。
“大爱精神既继承了中原文化的至善至美,又是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蕴涵着丰富的时代精神。”王永恒说。赵会利也认为,说郑州是“大爱之城”不是偶然的。郑州街头文化墙上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或漫画,这一点一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深深“化”进了郑州儿女的骨血里。
中原大爱精神的完美呈现
“说到郑州,扑面而来的是,好人比比皆是,好事蔚然成风,感动激励社会,大爱充满人间。郑州优秀儿女在以实际行动传递着强大的‘郑’能量,树立着‘大爱重义有担当’的‘郑’形象。”中州大学副教授张豪说:“郑州现象”的出现,是郑州市民群体大仁大爱精神的真实写照。
“胡佩兰、陇海大院、‘王宽家’这些道德典范必然是在社会道德风气熏染下产生的,善风良俗孕育着道德典范,道德典范也代表着民风民德。”在马进举看来,“一个城市集中出现这么多‘大好人’,肯定有更多好人作为基数”,“郑州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民风民德,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城市的道德水准,以及城市管理者和全体市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效果。
“郑州现象”的产生,也激励着更多郑州人向善向美。市民代表、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英协社区工作人员张杰表示,王宽就是一面生动的镜子,他让自己懂得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无私奉献,同时也看到了差距。“我要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传递正能量。”张杰说。
彰显媒体责任的生动范本
谈到主流媒体大力度宣传、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时,刘道兴更是拿起手里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现场举例,“仅王宽家的事迹,数十篇报道都刊发在《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头版头条,宣传上的重视与力度,是郑州接连涌现感动中国人物的充分条件。”
“崇美者眼前有美景,慕贤者心中多贤人。郑州报业集团能在这个城市发现这么多的道德典型,能不惜版面、不惜笔墨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这说明郑报集团是一个充满道德情感、怀着感恩之心的责任媒体。”马进举说。
赵林认为,“郑州现象”的出现,与郑州报业集团的大力宣传分不开。“正是因为有郑报集团这样有责任、勇担当、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媒体,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真诚坚守、大力宣传,才能从凡人善举中发现人性之美好、塑造城市之精神,才能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人物,郑州站在了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度上。”
点击下一页 查看专家、学者和市民精彩观点》》》
编辑:殷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