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场外迁 慢慢消亡还是华丽转身
骑着“小电电”带货穿梭的,不一定是小工,有可能是千万身家的批发铺老板;家门口有个农贸市场,带来的不一定是方便,还有可能是无休止的堵。曾经,郑州市区内自发而成的食品、鞋业、纺织等市场,成为中部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可如今,这些市场在中部地区的霸权已被周边城市逐步赶追,市场本身也成为“城市综合征”的引发者。
农业路上,黄河食品城的商户在“拆迁大甩卖”。
要么“温水煮青蛙”般慢慢消亡,要么就忍受搬迁“阵痛”华丽转身。近日,记者对纬三路水产市场、黄河食品城进行了走访。
探访 一个市场带来的腥臭、噪音和拥堵
去年冬天,陈女士在纬三路小学家属院买了一套二手房。搬进新居后,她每天在家门口就可以买菜买海鲜,感觉很惬意。可最近,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她的惬意慢慢变成烦恼。“全天都不敢开窗户,即便如此,鱼腥味、臭味也能弥漫进房间每个角落。”她说。
昨天,记者刚进陈女士家楼道,就被成群的苍蝇包围了。“每个楼道都这样,是臭味招来的苍蝇。”陈女士无奈地说。
据悉,1993年之后,水产市场随着生意的发展和壮大,逐步成为郑州市唯一的海鲜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附近居民的生活也跟着变化。
“不仅味道冲,每天夜里还要忍受无休止的噪音。”附近居民方先生说,每天凌晨,水产市场的商户接货、卸货,“叮叮咣咣”一直到上午10点多。
除了附近居民受扰,不在此居住的市民也因市场的繁华而受堵,高峰时段绕行纬三路、经六路已成共识。
“纬三路本就窄,两边还停着进货的面包车、三轮车,剩余的路面仅够一辆车通过,再碰上有卸货的车直接停在路中间,堵车成为常事儿。”附近居民韩先生说,有时候着急去上班,拼命按喇叭也没有人挪车。
商户 现在市场影响发展搬迁又怕地方不合适
作为“城市综合征”的引发者,纬三路水产市场搬迁,成为最终的出路。对于这里的商户而言,“搬迁”两字并不陌生。
事实上,从2007年起,郑州市就开始酝酿这场搬迁。而水产市场因扰民和影响交通,一直是被投诉“大户”。去年,市政府公布了50家市场的外迁工作日程表。但由于所有权以及商户租期等各方利益交织,水产市场一直未能成功搬迁。
上周,市政府印发关于2014年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水产市场的搬迁,已成板上钉钉的事。“在这里经营的商户们,除了一些散客外,大多是靠老客户来支撑生意的。”在此经营海鲜的杜先生担心,如果搬迁的地方不合适,会影响生意。
“前段时间,不少市场派人来发传单,有中牟万邦物流园、信基调味品城等,还有很多市区以外的市场也来这里招商。”杜先生说,这里有近500家商户,大商户早已找好出路,现在仍在犹豫的多是像他这样的小商户。
不过,杜先生也坦言,水产市场的位置尴尬,不仅影响市民生活,也影响自己的生意。“郑州市对货车运营有限制,我们只能半夜拉货、卸货,每天都要起早贪黑。而且这里非常容易拥堵,顾客来买东西,没地方停车,很不方便。”杜先生说,有些饭店大老板,只好骑电动车来进货。
担心 配套设施、住房等问题搬迁后咋解决?
堵车、扰民、脏乱等,其实是郑州市所有闹市区市场的通病。离水产市场不远的黄河食品城,也进入了外迁倒计时。
作为很多市民结婚“喜果”的首选地,黄河食品城的糖果、花生、瓜子、喜酒曾登上很多婚礼的餐桌。这里从最初的农贸批发零售市场,逐步发展为蔬菜瓜果、厨房用品、床上用品的集聚地,生意好了,扰民、影响交通等问题应运而生。因为被列入搬迁名单,上周起,黄河食品城的很多商户将摊位摆在农业路、东三街,打出“大甩卖”的条幅。“把这一批货甩完了,打算在附近租一间门面房,以后不做批发生意了。”在黄河食品城做食品批发生意十几年的李女士说,不想搬走,准备转型,“我家的房子就在附近,搬迁后,配套设施、户口迁移、子女入学、住房这些问题该咋解决?”
说法 市区内市场已到不得不搬的时候
纬三路水产市场、黄河食品城……这些老市场承载了几代郑州人的记忆,是否不得不搬?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副局长房广明说,这些市场的特点是“多、散、小”和自发形成,缺乏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统一布局规划和政府引导,原有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停车、仓储、安全设施等缺乏,火灾事故频发,给商户和市场造成了很大损失。
“随着城市发展,有些市场周边已成居民区,市场扰民、影响交通、卫生不佳等日益突出,所以市场必须要搬迁。”房广明说,加之原有的市场大都是沿城市外环路租用村民集体土地建设的,没有经过统一的布局和规划,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进入城区主干道,市场的经营规模受到制约。
“之前,郑州市的食品、鞋业、纺织、汽摩等行业在全国都有竞争力,可如今,其地位正逐步被周边省市的大型批发市场所取代。”房广明说,现在商户可能会觉得习惯老地方、老客户,不愿搬迁,可他们很多人没有想过,城市变得拥堵,城市仓储、商铺租金的提高,市区内货车限行,这都影响了商户的经营成本和竞争力,也限制他们进步和发展。
“如果不尽快搬迁,郑州市的市场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中消失掉。”房广明说,虽然近期看商户和市场的利益可能有损失,但是长远利益会更多,生意更长久。
建议 医、食、住、行、学承接地配套要先跟上
在采访中,很多商户担心,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脉,很可能会随着市场搬迁宣告消亡。更多人担忧,搬迁后子女教育问题咋解决,原有的住房卖不卖,承接地的硬件设施是否跟得上……
在其中一个承接地——中部两岸水产海鲜果蔬物流园的规划中可以看到,这里将成为集海鲜、水产、果蔬、干调、冻品、肉类、禽类、物流中心、综合超市、餐饮娱乐、商务办公金融服务、酒店公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市场。
规划很好,但有商户担心,“这只是一个愿景,而且这个项目刚刚开建,搬过去后,可能还要在临时房做买卖,每天还要穿越半个城市去承接地。”
“根据城市的发展,城市内的市场搬迁已势在必行,可搬迁后的医、食、住、行、学等配套服务也要跟上才行。”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认为,目前,很多承接地已有商户入驻,可很多都安置在临时房内,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商户吃饭、睡觉都成问题。“现在不少承接地即将开建、或者正在建设中,如果配套建不好,市场就难以发展壮大。”
而交通也是阻碍市场发展的问题,很多市场并没有直达市区的公交车。“如果商户去一次需要多次转车、打车,那么,市场肯定缺乏吸引力。”
市场的抉择
年销售150亿,够吗?
小小纬三路水产市场年交易额却有150亿元
虽如此但郑州很多全国闻名的市场正被周边省市赶超是“温水煮青蛙”
慢慢消亡还是“阵痛”后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