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前三季度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郑州市工商局坚持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持续推进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年检改年报”等各项改革政策落实的同时,狠抓改革攻坚,扎实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工作,有力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一是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前三季度,郑州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7321户、新增注册资本30721665.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1.42 %、36.3%,其中,新增内资企业50075户,注册资本29506494.25 万元;新增外资企业106户,注册资本358430.5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76544户,注册资本575280.07 万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96.00 户,注册资本281460.52 万元。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55142户,同比增长7%,注册资本157603307.5万元,同比增长56.29%。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放宽企业名称行业表述、放宽市场主体名称和经营范围表述、允许“集群注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措施,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企业以及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郑州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7.9%,较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占比提高到20.6%;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由上半年的42.3%下降至41.7%。
三是推动“双创”迈出新步伐。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发展,主动对接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创新创业综合体、中央商务区等高端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发展需求,发布了《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意见》,对入驻创新创业平台的企业实行工商登记“便利直通车”服务,累计为郑州市20家创新创业综合体办理入驻企业960家。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掘工商部门职能优势,通过股权出质、商标专用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融资130亿余元,同时,通过走访调研,提供政策咨询及维权等服务,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郑州市小微企业对GDP、税收、就业的贡献率分别提高到65%、60%、80%,成为稳增长保态势的主力军。
四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起草了《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促进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市场主体发展适合自身商品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对在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区域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以及政府布局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航空一类口岸、铁路一类口岸、邮政口岸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海关监管场所等区域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供注册登记“绿色通道”服务,对从事E贸易的电子商务企业积极提供“一址多照”等服务措施,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已为全国首创的郑州“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办理入驻企业115家。前三季度,郑州跨境电子商务完成业务量3010.3万单,货值26.8亿元,业务单量和税收占跨境贸易7个试点城市的50%以上,超过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重庆、上海6个试点城市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