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带着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牵挂,7月11日,郑州大学教育系党总支书记袁凤兰带领该系师生,来到淮滨县邓湾乡罗营小学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该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智力扶贫对口学校,与罗营小学签订长期帮扶协议。
淮滨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地处淮河北岸滩区的该县邓湾乡罗营村,贫困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因灾返贫现象普遍,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学校留守儿童多。郑州大学教育系师生这次来罗营小学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主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
社会实践队员们为了能够给孩子们上好课,精心备课、试讲,每一堂课都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推敲。当面对孩子们天真的笑脸,这些90后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进了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情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据悉,淮滨县教体局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一校一方案精准施策,已从2016年中小学危改项目资金中安排90万元,用于新建罗营小学8班规模的教学用房,并配套完善其他功能设施,进一步改善该校办学条件。目前,工程前期各项手续已办理完毕,项目即将开工。
(淮滨县教体局 刘剑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