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郑州城区供用水及地下水管理情况报告
2003年,郑州市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2005年,郑州市被国家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13年,郑州市被命名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郑州市城区紧紧围绕“留住天上水、南调长江水、北引黄河水、保护地下水、开发再生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了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工作。2013年与2005年相比,郑州市城区(不含上街区、下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015.7%、城镇人口增长了46.3%,而用水总量仅增长了38.03%。(郑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一】
郑州市城区供用水现状
郑州市城区供水形式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供水主要分为四种模式:一是郑州市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供水。柿园水厂同白庙水厂取用黄河地表水供水;石佛水厂和东周水厂取用傍黄地下水供水;井水厂取用中心城区地下水进入城区公共供水管网集中供水。二是郑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管理范围内发放取水许可的自备井单位取用地下水自行供水。三是郑州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引黄取用黄河地表水补给郑州市城区的生态用水。四是城中村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分散性区域集中供水。
2013年,郑州市城区供水总量为47182万m3。其中:市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供水量为30288万m3,日供水量约为82.98万m3,占全部供水量的64.19%;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管理范围内的自备井供水1984万m3,日供水量为5.44万m3,占全部供水量的4.21%;河道工程管理处补给郑州市城区生态用水9800万m3,折合日供水26.85万m3,占全市供水量的20.77%;建成区内约120个村庄,日用水量为14万m3,占全部供水量的10.83%。以上日供水量合计为129.27万m3。
【二】
郑州市城区办理取水许可的
自备井管理现状
截至2013年底,郑州市城区纳入管辖的自备井单位共有314户,377眼井,2013年开采量为1984万m3。其中,在城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共有自备井112户,120眼,占全部用水0井数的31.83%,管网内自备井开采量由2005年的1408万m3/年,下降到2013年的566万m3/年,占2013年自备井开采总量的28.53%,开采量同比下降了60.08%。在城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共有自备井202户257眼井,占全部自备水井数的68.17%,管网外自备井开采量由2005年的466万m3/年,递增到2013年的1418万m3,占2013年自备井开采总量的71.47%,开采量同比递增了325.75%(详见2005~2013年自备井供水情况对比表)。
管网内自备井开采量同比大幅下降,说明中心城区自备井封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推进和通水期限的临近,为充分利用好南水北调分配给我市的水资源量,郑州市城区水源置换优化配置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封停自备井工作将会进一步加强。依此推断,管网内自备井开采量将会进一步下降。
管网外自备井开采量递增,说明随着我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往没有纳入管理范围的自备井用户,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自备井用户,由于我市加快加大了纳入管理速度和力度,边远地带纳入管理的自备井在大幅增加,因此管网外开采量呈递增趋势。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