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中村“啃老族”:老人和子女蜗居20平房间

27.10.2015  11:05
老人和子女蜗居在20平房间内

  在郑州的城中村里,有这样一个群体一直被人忽视。

  他们有的是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了替儿女照看下一代,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来到郑州,随着儿女蜗居在城中村内。

  映象网记者探访发现,在刘庄、邵庄多个城中村内,有至少数十位这样的老人,而他们也从来没被人关注过。

  映象网记者崔冰心 文/图

   一家四口住20多平房子

  “跟着孩儿来郑州两年,搬了三个地方,看来马上要找第四个家了。”邵庄村口广场上,62岁的刘女士看着在一旁玩耍的孙女轻声叹气道。

  这些年,她跟随打工的儿子从灵宝来郑已多时,成为“给儿子做饭、给儿子看妞”的“大保姆”。

  刘女士儿子在郑打工多年,一直租住在都市村庄内,小两口添了孩子却无暇照顾,只得让深居农村的母亲前来帮忙,如今一家四口住在邵庄一间22平米的小屋内——虽然“小家”些许逼仄,但还算其乐融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我们要的是稳定,最怕的是搬迁。

  孙女四岁半,已经换了三个幼儿园——这让作为祖母的刘女士从“觉得麻烦”转成了“不安”。“孩子这么小,一直跟着大人来回搬地方,环境变太快,真怕有所影响。

  除了看护孙女,刘女士每天还要买菜做饭,做好“大内总管”,对她来说,儿子口中表述的“接到郑州来享福”其实是“当好保姆”。

  “最心疼儿子,他这些年考虑工作还得想着搬家,全家心里就没踏实过。”早两日听说邵庄即将拆迁的刘女士,说到这个话题不禁轻叹口气,唏嘘何处是我家。

  在她眼里,儿子住遍了郑州边缘东西南北,已然“城市老户”,却还没有机会稳妥安家。“今天重阳节吗?家都快没了,还团圆个啥。

   八旬老人住城中村照看孙子

  和刘女士一样的,在都市村庄内为子女分忧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或“看孩儿”或“做饭”,重阳节当天,这个群体依然都在忙碌着。

  邵庄村主干道一处交叉路口中,拄着拐杖的魏老太直立身躯始终仰视右前方高楼某处,生怕那个窗口外悬挂的衣服被秋风吹掉——那是她们祖孙三辈儿的所租住的家。

  女儿在路口卖烤红薯,她帮忙添柴和看家。“在郑州买房得几十万,俺在这里先租住着也怪得劲。

  “啥是家,就是能稳定罩着人的屋子,人老了,就怕变来变去,搬来搬去。”秋风中,魏老太捋捋白发脸颊微颤,看着租住一年半、刚刚熟悉的邵庄社区,凝视半天说了句,“啥重阳节,俺农村人不过这,俺们都无所谓,就是老心疼这帮孩儿们家。

  即将面临拆迁的都市村庄内,年轻的租户们焦虑着再次搬往何处,老年群体同样忧心牵挂着子女们的居无定所。尽管他们马上要离开租住多年、刚刚亲切的“小社区”,但在采访中,各年龄层的“郑漂”都理解并体谅地表示,小好不如大好。

  “我们只是暂时波动、调动,为了这个城市发展得更好更稳定、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不再居无定所,我们认了、值了。

  “这个冬天可能会比较冷,但相信明年开春就会有个温暖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