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回应"祭城路"改名“平安大道”:为避免一路多名

02.06.2015  12:12

市民发帖:没文化真可怕

一个城市的路名,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符号,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甚至还蕴藏着这个城市的性格和魅力。郑州的“祭城路”火了。为什么呀?因为“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了。不少市民惊呼:没文化真可怕。而郑州市地名办则认为,市民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

【缘起】市民发微博“能不能不要太任性”

5月30日清晨5时39分,网友@搜索郑州王国顺发布名为“郑州路名,能不能不要太任性”的微博。微博称:祭(zhà)城,最早为商朝的邦国,现在,“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历史渊源会被人们淡忘。

@搜索郑州王国顺 认为,这种做法有两个地方违法。

◎没有尊重历史和现状

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 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尊重地名的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历史地名实行重点保护。

@搜索郑州王国顺认为,祭城路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几代人的记忆。虽然说“祭城”的“祭”的读音zhà与zhài有些人区分不清,但许多城市的古老街名都存在这个问题,而也正是这个郑州方言的读法才体现了古老历史的韵味。更名做法十分不妥。

◎没有举行听证会 没有公示

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征求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

@搜索郑州王国顺发帖称:“‘祭城路’的更名,主管部门征求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举行听证会了吗?在新闻媒体公示了吗?主管部门在政府审批之前做过多少调研?”

东方今报记者调查发现,郑东新区商务内环、商务外环的“祭城路”,已经悄悄地变成了“平安大道”。

【回应】改名是为了避免“一路多名”

据了解,祭城路位于郑东新区熊儿河北岸,西起商务内环,东至东四环,长9.8公里。2005年12月正式命名。

今年6月1日,记者联系了郑州市民政局下属单位郑州市地名办公室,就更名一事,该办公室一位负责人给出了四点原因。

一是该路将向东延伸成为郑州市东部东西走向的主干道,目前,向东延伸的中牟区域该路的名称为“平安大道”。为了贯彻一路一名的原则,综合衡量决定用“平安大道”。

二是祭城路的主体目前并不在祭城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从老地名的就地、就近保护原则来讲,“祭城”这一古老地名应就地、就近保护,不宜过多延伸。

三是郑东新区征求了道路两侧居住群众、附近单位的意见,大部分同意更名。

四是郑东新区作为郑州市中央商务区和未来的金融服务中心,是郑州市对外开放的高地,外来人口众多,由于“祭(zhà)”字作为地名专读音,认识率较低。

这位负责人说,郑州市地名办接到郑州市政府转来的批件后,于今年3月18日在郑州地名网上就给“祭城路”更名事宜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有市民打电话询问原因,郑州市地名办也积极给予解释说明。这位负责人说,“祭城路”更名符合程序要求,不存在违规。

【保护】“祭城路”改名 不代表“祭城”改名

“祭城路”改名,很多市民认为,割断了郑州的历史和文化。而在郑州市地名办看来,市民在认识上有误区:大家把“祭城路”当成“祭城”了。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据了解,“祭(zhà)城”始建于商代。据资料记载,西周时期,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因平叛有功,其第五子被封到镐京附近的京畿地区建立 (音jì)国,周公第五子因爵位为“伯”,周公五子 伯封侯之后,在管城东北7.5公里处建国都城,史称 伯城。

公元前722年,郑国灭 国,“ ”字及其他与“ ”有关的地名改为“祭”字,当地民众为使后代牢记故国集体改姓氏为祭,读音改为“zhài”。从此,祭(zhài)姓产生,与祭有关的地名、人名读音都随之改变,祭伯城也就成为“祭”姓的发源地。

随着多年后外地民众迁到祭伯城定居,使祭的读音逐步演变为“zhà”,祭伯城简称祭城。

新中国成立后,祭城区域先后被称为祭城乡、祭城公社,1983年复称祭城乡,1996年撤乡建祭城镇,2006年撤镇设立祭城路街道办事处。

郑州市地名办负责人说,“祭城路”改名,不代表“祭城”改名,郑东新区向市政府提出更名申请的同时,还提出了对“祭城”这一古老地名的传承保护方案:在祭城遗址附近命名一处“祭城公园”或“祭城广场”以示纪念。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