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为城镇化“换挡加速”“上油”

28.04.2015  14:22

      农民城镇化到底难不难?郑州孟庄巨变提供了样本。村民从污水横流的老村,搬进设施齐全的新社区。村集体预留8000平方米商业房,租金共享。以大棚改为突破口,一场深刻的新型城镇化变革,正在郑州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展开画卷。(04月26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郑州市正是抓住了“有序”这个关键,才做得锃亮出彩。

      在“在家门口有活干”,城镇化才好办。孟庄镇鸡王社区,居民帮别人理理货,每月都能挣2000元。想创业的,可以进农民创业园。产品拉出5公里,就进了空港区,直接卖向全球。农民“上了楼”,就业没着落,就不能叫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要义是人的城镇化,紧扣二元结构矛盾,以人为本,产业为基,才是推进城镇化的正道。

      城镇化的实质是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需要备齐“硬件”,创新“软件”。郑州市抓住城乡均等化这个关键点,在户籍登记、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农民与市民实现同权、同待遇,体现了城镇化的实质。有了正确的思路,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农民是讲究实际的,通过棚改前后“六对比”(环境、收入、就业、生活、教育、集体资产),村民看到城镇化的美好前景,自然会作出正确选择。

      产城融合是基本路径。“一家人两口就业”,形成从低到高“大众创业”链条。本地人不去外地打工,外地人反来新郑打工。正如市长马懿所言,“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是为了盖楼房、修马路、栽花草,而是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产城一体,强化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低端到高端梯次发展的“大众创业”链,才能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留出发展后劲。与2011年相比,郑州去年生产总值净增1820亿元,年均增长10.4%,这是推进城镇化的最好注脚。

      服务均等是推进方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不能从农村挖土地、不能在农民身上打主意,不以农民放弃土地为身份转换和享受城市政策、公共服务的条件。“硬件”完善与“软件”配套要同步推进。农村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天然气,有了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养老院、特色农民创业园、污水处理厂,城乡居民在户籍登记、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政策统一。即便如此,农民既得的利益还是要留足留够。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卸去后顾之忧,积极融入城镇化的大潮。(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