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请邻居保管财物 忘记已取回反告邻居

18.06.2014  17:07
  七十多岁的黄大叔和邻居小纪平时很谈得来,独居的黄大叔在生病时为了防止家中失窃,还将贵重物品交给小纪保管,没想到这种信任差点让小纪吃了官司成被告。所幸的是,经过法院的诉前联调,两家最终得以握手言和。在法院的办公室里,黄大叔和小纪再续邻里情缘,调解结束后,两家还聊起了家常。
  
  热心帮邻居
  
  独居303室的黄大叔,和小纪是多年的邻居,两家住在一栋楼里。小纪是名城管队员,和母亲、妻女共同居住在505室。2008年年底时,由于缴纳公摊水费等事,他们一家与303室的黄大叔相识。七十多岁的黄大叔是名退休教师,女儿远在澳大利亚悉尼,性格偏向内向的他独居一室,很少与邻居们来往。小纪一家见黄大叔过得孤单寂寞,便热心主动向老人提供各种帮助,平时总会热心地帮黄大叔处理一些如水管漏水、马桶堵塞和换煤气等事情。
  
  而黄大叔生病住院时,小纪和他的母亲也会前往照顾黄大叔,黄大叔也经常去小纪家吃吃饭,两家的关系平时一直都比较好。
  
  然而,这种关系在2009年6月16日以后就发生了些许变化。当时,黄大叔向小纪表示,由于自己这段日子经常生病要去医院,而自己所住的楼里前段时间有住户遭遇失窃,由于担心家中财物的安全,因此想将退休证、房产证、宅基地证、银行存折、现金15000元等贵重财物放在小纪家中保存。小纪答应代为保管后,向黄大叔出具了一张《收据》,证明收到了黄大叔代为保存的物品。
  
  收据起事端
  
  半个月后,黄大叔身体慢慢好转,便找小纪要回了寄存的财物,没想到找不到收据了。大大咧咧的小纪不以为意,安慰黄大叔说:“找不到就算了,您记得有这回事儿就行。”不料,这却为两家人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2011年底,黄大叔在清理屋子时翻出了两年多前的有些泛黄的收据。他拿着收据找小纪说:“我是不是还有东西在你哪儿?”小纪回答他说:“黄大叔您忘了?我早就还给您了。”黄大叔心里疑惑,但相信小纪的人品,便没有再追究。然而到了2012年6月,黄大叔再次旧事重提,在黄大叔弟弟的协调下,老人才作罢。今年,黄大叔又突然持收据到法院起诉小纪,要求他返还15000元。
  
  接到被起诉的通知电话后,小纪觉得很委屈,没想到帮邻居还帮出了这茬子事。
  
  握手终言和
  
  案件经过诉前引导程序,分流到了天河区诉前联调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
  
  在前期诉前调解过程中,小纪表示,黄大叔的东西和现金只在小纪家里保管了大概半个月左右,后来黄大叔于7月中旬左右将东西全部取回,而自己当时并没有要回《收据》,但小纪的妻子将钱和东西交还给黄大叔时,还有两个邻居亲眼所见。
  
  据此,法官亲自找到这两位邻居进行调查取证,并联系黄大叔前来法院进行调解。黄大叔表示,由于其本人年纪已高,记忆衰退,对是否收到还款一事并不记得,但如果有法官主持调解,还有街坊邻居见证的话,他也同意放弃起诉。
  
  最终,法官组织双方于6月12日来到法院,黄大叔最终确认纠纷只是一场误会,撤回了对小纪的起诉,双方握手言和,再续邻里情缘。(文/羊城晚报记者 董柳 通讯员 马伟锋 黄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