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鹤壁山谷里那处桃花源 成唯一入选历史古村
开栏的话
农业部去年举行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评选活动,迄今共评选了两届,河南有8个村庄入选。去年的4个村是陕县北营村入选特色民居村,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入选特色民俗村,舞钢市张庄村入选现代新村,巩义市民权村入选历史古村。今年的4个村是信阳市浉河区睡仙桥村入选特色民居村,汝阳县牌路村入选特色民俗村,夏邑县太平西村入选现代新村,鹤壁市鹤山区王家辿(音chan)-村入选历史古村。
青石筑屋,倒座楼里散居几户人家……这8个村或是历史古村,或是特色民居村,或是特色民俗村,或是现代新村,都各自树立了一个不一样的乡村标本,从今天起,大河报推出“休闲乡村,大美河南”系列报道,将逐一为你展现这8个最美休闲乡村的独特魅力。
核心提示|青石筑屋,倒座楼里散居几户人家。香椿芽儿留香,口福绵绵。黄楝炼油,美味几增。捣米臼里,几颗小米滚出。劈柴做饭,炊烟袅袅。建池储水,旱来无忧……仿佛一幅山村版的“清明上河图”完整地呈现在到过王家辿的人眼前。
位于鹤壁市老城区西25公里太行山腹地的王家辿村,600多年来,这里的村民就像生活在“桃花源”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完整地保存了一个小山村的历史风貌,加上诸多的故事和遗迹,上个月,在农业部组织的“最美休闲乡村”评选中,该村入选历史古村,也是今年河南唯一入选的历史古村。
倒座楼几家建进门不同人相近
11月20日,鹤壁,像牛毛一样的小雨丝飘个不停。走过一段段盘山公路,穿越3个过山隧道,记者来到距离鹤壁市老城区25公里的鹤山区王家辿村。村子坐落在一个沟壑幽深、树木郁郁葱葱的山谷中,依山势所建,由东往西,错落分布。
蒙蒙细雨中的小山村,云雾缭绕,就像披了一层神秘面纱一样,时隐时现。
“我们村保留下来的老石屋有100多座,这些老屋基本上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建,最有特色的是倒座楼。”陪同记者采访的村民王相福说。
从村东头的山岭上进村,一排石墙映入眼帘,石墙有1米多高,全部由大小石块堆砌而成,没有黏合剂,但看起来却是相当牢固。“这些石墙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古村建设时就有。”王相福说,680年前,山西洪洞县有一对王氏兄弟王仲才(兄)、王仲玉(弟)为躲避政治迫害,迁徙到此,开创了“王家辿”历史。
从山岭上往北看去,只见该村北边有一大片开阔地,比现在的村子还大,而且地势平坦,“为什么村子不建在那片开阔地呢”?王相福说,其实,王氏兄弟刚来这里的时候,村子就建在那片开阔地里,由于冬天非常寒冷,北风呼啸,村里的人抵挡不了北风的侵扰。而现在村子所在的地方,有高高的山岭阻挡,山岭上松柏密布,北风过不来,所以在那里居住几十年后,村子整体搬迁到现在的地方。
左边是石墙,右边也是石墙,中间是石板路,路边放着一堆堆劈柴,水缸、石磨盘散落在路边,穿过这道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就来到一处倒座楼前,该楼地基与墙体全为青石砌成,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一楼是一个院子,二楼又是一个院子,两户人家共用一个地基,登上一段4米多高的石板台阶,来到一个院子里,倒座楼的二楼就在该院。
王相福说,倒座楼是山区特有的民间建筑,由于山区石多地少,村民借助山势建房,利用山地的地形和落差两家或三家共用一块平地,共用一个地基建起两层或三层石楼,其院门相反,一层是一家,二层是另外一家,三层又是一家,反映了村民的聪明和睿智,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山里人相助、亲近的淳朴民风。现在村里的倒座楼,还有好几座。
78岁的师喜莲是二层倒座楼的主人,倒座楼是她家厨房,厨房里堆了很多劈柴。除了倒座楼外,这个院子里还有北屋和东屋,均是二层小石楼,一、二层之间用木地板相隔,楼下住人,楼上放杂物。“这几所房子具体多少年了,我也说不清。”师喜莲说,目前,只有她一个人在这个院住,几个孩子都在鹤壁市区住,儿女们想让她搬进城里去住,她不愿去,“我现在还种了3分地,种有谷子、玉米,还有白萝卜和油菜,我习惯了山村生活,哪儿都不愿去。”她说。
古山村老房子掩映林中成画卷
由于地势较高,站在师喜莲家的二层倒座楼上,王家辿村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只有几所现在的红瓦房,其余都是灰瓦、石墙的老房子,老房子掩映在一片片金黄色的香椿树林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王家辿村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600米,村子里只有一条主街道,这条街道蜿蜒曲折,沿山势而下,全部由青石板铺就,最窄处仅有两米多宽,主街道分出的小巷子有20多条,这些小巷子和小胡同也是由青石板铺就。
在主街道中间的台阶边儿有一个捣米臼,捣米臼凿在一块儿大青石上,为圆状形,口径约45厘米,深约60厘米,捣米臼内甚是光滑,捣米臼旁还有一个类似脸盆的放米坑,捣米的石锤也在,石锤约有10公斤重,木把近一米长。
“据说,这个捣米臼建村初期就有,有多少人是吃着这里锤出的小米长大的,谁也说不清。”67岁的王家辿村村民王贵生说,这个捣米臼四周是清一色的青石,而捣米臼的石材却是白里泛红、易琢耐磨的“驴皮石”。在大青石上有供人坐的臀坑,左边一个脚蹬,右边一个脚蹬,这种构造几乎是按现代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量体设计的,可以大大减轻舂米时的体力。
记者在王家辿村采访时,碰见了回家修房子的80岁村民王怀德,他家院子里有两所小石楼和两所平房,“我们家的房子有170多年历史了,当初先辈建设房子时,东屋二楼和北屋二楼的小阁楼以及西屋平台都有门可以出入。”王怀德说,他家东屋房顶有些漏雨,他平时不在家住,这次回来是专门修房子的,他准备用“白灰配红土调成坡灰泥,把灰瓦黏在一起,不用一点水泥,让老祖宗留下的老房子原汁原貌地保存下去”。
王怀德说,他们村2013年被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今年又被农业部评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靠的就是老房子,老风俗,来展现古山村的历史风貌,来吸引游客。
“判决书”记载古时村民曾大修水利
古代村落,除了居住方便外,防护逃生功能也必不可少。在王家辿村就有一个逃生通道,它位于村子西北角,是一条约有30米长的廊道,该廊道由石头砌筑而成,两米多高,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多宽,出了廊道,也就出了村子。“从这里出来后,就可以进入深山了。”王贵生说。
王家辿村东高西低,排水设施也不可缺少,在村子西头有一个四孔桥,该桥由青石搭建而成,桥下就是水沟,王贵生说:“这个桥是什么时候建的,已经没人能说清,现在仍在用。”
王家辿村人古时就很重视修建水利工程,一份“判决书”道出了一段趣事。
在王家辿村西头的古戏院里有一个断水案碑,该碑镶嵌在墙上,碑文记载,清朝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由于天遇奇旱,长时无雨,造成树枯叶焦,庄稼绝收,周边各村水井干涸,水池见底,吃水紧张,只有王家辿村西的水池内还有水可供人畜饮用。
逢此大旱之际,这是该村唯一的救命水。就在此时,有村民发现,邻村东齐村有人趁夜深人静之时,结伙来王家辿村水池偷偷担水,随即将发现偷水之事告知了保长王聪。王聪召集村里众人商议应对办法,决定派人夜里看护水池。结果发现了东齐村偷水人并当场拦下,让偷水人将水倒入王家辿村村民水缸内,并告知其不准再来偷水。
谁知,非但没有控制住偷水事情发生,反而东齐村有人白天也公开来偷水,并扬言“有水大家用,走路不用问”,因强行担水,双方发生打架事件,致东齐村齐立文受伤。东齐村将王家辿村的人告到彰德府衙,彰德府衙传唤王家辿村的人到衙应诉,时任彰德府衙通判张正义审理此案。接到传唤后,王家辿村保长王聪召集村人共议此事。当时王家辿村有个秀才叫王言,此人能言善辩,众人遂一致推举王言代表王家辿村去彰德府打这场官司。
张通判升堂审理案件时,王言答道:“王家辿村水池里的存水是在雨季老天下雨时,村民冒雨修水道引水入池而储备的,以防旱时水荒,这是王家辿‘闲备忙用’的一条村规,多少年一直这样存水。东齐村平时不存水,遇旱情却来强行抢占王家辿的池中水,还提出‘有水大家用,走路不用问’,请问大老爷,东齐村为何不能闲时储水忙时用,况且常言道‘管人顿饱,管不了常饥’。”张通判听了王言之说,当堂批判东齐村告状之人,王家辿村人能修水池,闲时储水忙时用,你们东齐村为何不能修池存水?随即对此案进行判决:各有各池,各吃各水,不许外村来担。
对此判决结果,王家辿人非常感激。于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十四日,将此事由来及府衙判决等一并刻于石碑上,立于水池之边。既颂扬了睿智明断,又将判词公之于众,以期后人严格遵守,防止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这个断案判决碑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早的“判决书公示”范本,不仅彰显了王家辿村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法治意识,也说明了该村老百姓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香椿树做伴叶落之时,古村尽带黄金甲
在王家辿村采访,不论走到哪里,有一样东西总与你如影相随,那就是香椿树,在村旁,在院落,在小巷,到处都有她的身影。踏着厚厚的香椿叶,走在石墙垒起的小巷里,站在石楼下,和她合个影,可以尽情地享受“满村尽带黄金甲”的意境。
“香椿树在我们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那时就有珍品之说。”王贵生说,早在三国时期,曹操的一支部下来此安营扎寨,曹兵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看到这里有很多树上长着一朵朵红嘟嘟的香椿芽儿,品尝后,感觉清香无比。曹操之子曹植甚至惊呼道:“天底下生长这种香椿的地方,唯有此地,真乃稀世之物,珍贵之品!”后来,这里的香椿芽儿就成了进贡朝廷的珍贵之品。
王贵生说,其实“贡品香椿”并非是王家辿村人送给皇上的“贡品”,是当年王家辿村因水荒打官司到彰德府时,彰德府官员知道王家辿香椿味道独特想品尝,王家辿村民送给其食用,结果此官员当礼品送给了皇上,皇上食后觉得味道奇异,食之有味,食欲大增,每年向彰德府官方征要,从此就成了彰德府官方对皇上进贡的“贡品香椿”。
现在每年4月中旬,村里都要举办“香椿节”,那时也是村民最忙的时候,他们不停地采摘香椿芽儿,以满足宾客的口福。
“上尖山上扁山登高望远,看远处就好像天地相连……”采访时,记者听到有人站在村头的一块平地上在唱豫剧,闻声走过去,只见一位老者正站在那里引吭高歌,他叫王金伏,也是该村村民,“我们村被评上最美休闲乡村了,希望游客来时,不但赏景,还能听我唱戏。”他说。
古村风貌已成一处乡土 “标本 ”
记者在王家辿村采访时发现,该村没有非常壮观的房子,房子上没有五脊六兽,也没有砖雕、木雕,但由于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古村风貌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被誉为一座天然开敞的“太行山山村风俗博物馆”,在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东军看来,王家辿村“没有艺术价值很高的房子和物件,但他们的房子都很淳朴,很实用,乡土气息浓厚,而且风貌保存非常完整,在河南省实属罕见”。
还有学者认为,就如同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一样,王家辿村就是反映古代太行山区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山村版“清明上河图”。
□记者 周广现/文 张琮/摄影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