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连开三会!总书记总理督战七大民生问题

13.11.2015  14:41

双十一前后,电商在忙,买家在忙,总书记总理更忙。从周一到周三,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召开,习近平和李克强三天连开三会,亲自督战七大民生问题。

1.农民工进城难: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薪资待遇低、子女入学难、购买社保少、安全生产没保障、生了病看不起、建了房住不上……干着工人的工作,过着流浪汉的生活,这是很多农民工的辛酸。城市融不进,农村回不去,这是很多农民工的心结。

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5亿中,有2.5亿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住在城市却不属于城市。

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着重提出并强调了农民工进城的问题:“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我每次去农村和农民交谈,几乎没有人不愿意进城。大家的普遍的愿望是,要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在11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要求,要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推进地市以下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

2.种地农民卖粮难: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

丰收之年,卖粮很难,卖一次居然还要倒贴500元好处费!这样的奇葩事,并非哪部小说杜撰,而是最近发生在产粮大省河南的真事。

种地农民卖粮之难,并不只此而已。喜获丰收,本想多卖多赚,孰料供大于求,价格上不去甚至被恶意压低;好不容易卖出去了,却只换来了一纸白条,迟迟兑换不了钞票。原本指望“土生金”,结果却变成了“土生烦恼”。

农民卖粮难,总理心头急。在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打出两张牌。一手抓秋粮收购,严查“打白条”、压级压价;一手改革粮食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完善玉米、大豆补贴政策。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在建粮库和维修改造进度,防止“卖粮难”。

3.低收入者贷款难: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便捷服务

想贷款却没什么可抵押,想取款可是地方偏远网点太少,想尝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却不知道怎么用……在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弱势群体却享受不到或者不能充分享受到称心便捷的金融服务。

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9日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工作。

事实上,在有些地区和领域,这项工作已经展开。面向农户、小微经营者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优化服务流程,一些弱势群体已经开始享受到普惠金融的实惠。

在全国发展普惠金融,让人人都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深改组会议提出两大举措。一是做好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二是加强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4.城管争议不断: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依法文明执法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管”的身影无处不在。

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个破草帽”,诞生之初的城管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扭转了这一局面,让城市变得和谐有序;“说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不好”,近年城管却因“借法执法、无所不管”陷入了尴尬困境。

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9日习近平主持深改组会议,提出解决城管问题的顶层设计思路。

针对城管暴力执法、时有暴打摊贩的问题,会议指出,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制度,特别是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依法、规范、文明执法。

针对城管执法难、任务重、身份模糊的问题,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市县下移,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现机构综合设置,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

5.百姓消费太闹心:严惩假冒伪劣,增设免税店

如今,百姓兜里有钱了,消费观念也是今时不同往夕。但消费起来却并不那么顺心。遇到假冒伪劣产品,退换无门,沟通繁琐,有苦说不出的事儿并不少见。

严惩假冒伪劣、价质不符等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使消费者放心消费”,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招让百姓告别这些闹心事儿。

会议指出,要以更严的标准和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那些坑蒙拐骗的伪劣产品想再坑老百姓,没那么容易了。

在严惩假冒伪劣、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的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畅通商品进口渠道,扩大群众欢迎的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让百姓想买就买、买得舒心。

老百姓兜里有钱了,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能限制大家出国买东西,更不能把国门关起来,还是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自由。”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说。

6.老年人看病难:促进医养融合,提供签约医疗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看病难是不少老年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老年人病多且难治,社区医院和小诊所怕担风险,对其敬而远之。到大医院看病,老年人等不及,吃不消,从而出现“小病拖,大病熬”现象。

怎么让看病难不再成为老年人的困扰?这次的国务院会议开除了一剂“药方”: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具体有三条措施。

一是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

三是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

三管齐下,老年人看病难有望缓解。

7.民生服务短缺: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增加有效供给

看病太难,挂个号熬通宵都排不到;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得不购买天价学区房;想给父母找家放心的养老院,怎料床位要排到数年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民生服务、民生产品产生了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民生服务“新短缺”。

民生服务“新短缺”如何解决?民间资本大有可为。这一点,国务院看的很清楚。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可谓有的放矢。

让民间资本加入到民生建设中来,不仅可以解决公共产品需求问题,还在客观上降低了政府投入成本,也给了民营资本更多的机会。这对各方来说,都是多赢的大好事。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