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人才工作回眸:海纳百川凝聚英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转型之要、竞争之基、活力之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河南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动河南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从“资源河南”向“人才河南”转变,打造中原崛起人才高地。
转型的河南,求贤若渴;发展的河南,海纳百川。近年来,我省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战略任务,聚焦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才发展呈现深入推进、整体提升的好态势。目前,全省各类人才总量978万人,数量居全国前10位,人才贡献率居全国第12位。各类人才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为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提供了有力人才保证。
谋篇布局人才优先发展布局日趋完善
人才发展,规划先行。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就没有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省委副书记、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凯指出,要聚焦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人才工作统筹谋划,进一步培养、集聚、用好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夏杰强调,要创新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我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聚心、聚焦、聚力,不断完善提升人才工作思路举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人才发展摆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眼大局大势,加强统筹谋划。2010年,省委、省政府下发《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这在我省历史上尚属首次。随后,以省人才发展规划为龙头,编制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食品工业、信息产业等26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项人才规划;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人才发展规划也相继出台,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日趋完善。
——紧扣发展战略,强化服务支撑。服务支撑全省重大发展战略,是人才工作的首要之责。围绕落实《战略纲要》、实施“三大规划”、建设“四个河南”等,我省先后出台《关于为“三个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郑州航空港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意见》等,着力培养吸引集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2014年11月,“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世界知名航空经济专家约翰·卡萨达应邀成为航空港首席顾问,引领集聚国际一流人才助力河南航空经济发展。
——坚持求实求效,实行联动推进。人才工作重在做、重在实、重在效。为推动人才规划落到实处,省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不断扩大人才工作联动推进层面。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安平介绍,从2013年起,我省已连续三年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人才工作联动推进,参与单位由最初的17家拓展到94家,创新重点任务由24项增加到164项。这些人才工作重点任务,覆盖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重点单位,汇集了各地各单位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体现了不同责任主体职能优势的发挥,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
政策“突围”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留学荷兰的省“百人计划”专家许春平,回国后任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加工技术中心主任,通过海外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经审核认定为高级职称。“海外人才职称评定不受资历、年限和单位结构比例的限制,体现了河南开放的胸襟、栽桐引凤的诚意和魄力。”许春平说。
集聚人才,政策为先。根据人才发展新趋势新动向,我省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围绕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做文章,通过政策洼地构筑人才高地,有效助推了人才创新创业。
——人才引进培养实招频出: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百人计划”,对“百人计划”人选,省委省政府给予每人120万元奖金资助,并授予河南省特聘专家称号,在科技项目、资金支持等方面实行直通车申报和参与评审。实施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对引进和自主培养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等,给予100万~2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实施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推进政策,对研发团队中拥有10名以上高端人才的产业集聚区企业,在其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时,增加评审权重,实行倾斜性支持。
——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空前:在高新区建立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省财政给予资金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带头人最高可获200万元贷款支持。
——引才渠道更加畅通:设立人才专项编制,对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实行“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在编留、人去编销”。
——人才评价更加科学: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向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贡献转变,在农业、交通等领域实行首席专家制度,在省属科研院所开展省级特聘研究员试点,进一步提高人才待遇,扩大科研自主权。
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为我省人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独具河南特色的人才制度环境,使中原大地成为各方人才的集聚之地、向往之地。
高端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近年来,我省着眼高端突破,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各类人才大量涌现,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持续提升。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突破。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10+1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打造“百人计划”、“中原学者”、“省优秀专家”等人才工作知名品牌,不断创造和积累人才发展优势。目前,全省共有在豫两院院士2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省“百人计划”专家32人,“中原学者”41人(其中5人当选院士、4人进入今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5人,省优秀专家126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86人,一支梯队衔接、结构合理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初步形成。
2010年以来,我省共荣获国家科技奖励9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7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二等奖9项,在现代农业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些重点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正逐步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铺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不足难题。省政府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共同深入推进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备忘录》,坚持“三改一抓、六路并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技能人才培养。三年累计完成6万名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培训任务。2014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6.81万人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1.16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71.8万人。
——注重实践锻炼,加强交流管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素质持续提升,活力进一步增强。
重心下移人才工作更接地气有活力
基层之兴,人才为本。当前,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队伍不稳,是制约基层发展的重要瓶颈。着眼基层发展需要、群众实际需求,我省坚持重心下移,在政策、项目、资源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贡献才智、施展才华,收到良好效果。
——政策倾斜。2014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提升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全年示范培训2900人,对带富效果明显的100名带头人,在带富项目和贷款贴息资金安排上予以支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评选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600名。
——人才支持。紧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紧迫需要,集中选派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到产业集聚区基层企事业单位挂职服务锻炼,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深入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计划”,组织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系统1.3万名科技人员,分包全省4.7万个行政村,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和防灾减灾技术推广服务,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科学发展任重道远,人才工作永无止境。乘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河南”建设东风,下一步,我省人才工作将聚焦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鼓励引导技术技能型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及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等,加快构建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的机制环境,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真正使河南成为创业的沃土、人才的天堂。
人才聚,则事业兴。如今,在中原大地,一批批饱学之士、实干之才、创新之才正在不断涌现,人才潜力充分释放,创新智慧竞相涌流。人才,必将在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释放出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