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下过煤窑卖过糖葫芦的他 成了通讯圈的大富翁

10.10.2017  06:33

 

互联网对传统通讯批发业冲击比较大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从1997年进驻郑州通讯市场算起,张书增算得上业内资深“老炮儿”。这个行业的浮沉、时代的变迁他全看在眼里。

从一开始郑州通讯器材大世界一家独大到多家争霸,从当初一部手机利润二三十元跌至现今两三元,郑州通讯批发业走过了辉煌的二十年。“张书增们”是见证者。

【辉煌】

七八平方米档口转让费50万

大概是在1997年,张书增揣着100万元辞别邯郸,来到郑州陇海路通讯大世界闯荡。

这100万元是他在邯郸做手机配件生意数年积累的所有财富。这对于农村出身的贫困娃来说,着实不易。

他正式涉足商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卖糖葫芦,启动资金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20元。即便走街串巷,他觉得也比给别人打工强,打工时会被人瞧不起,一句“你农村的不会有什么出息”曾让他心碎难堪。

来到郑州他就遭遇了第一个大跟头,带的80万元现金被合作伙伴骗走30多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急得一夜间头发白了很多,他报了警,幸运的是公安部门花了一个月帮他追回了钱财。

2000年,他在通讯大世界租下七八个档口。档口是稀缺资源,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档口单转让费就达到50万元。一直到2009年,这期间都是通讯批发业的黄金岁月。

张书增说,最好时一个档口一个月的交易量在四五百万元,一天出货量达到200台,一个档口需要配七八个员工才能忙得过来。

在2010年之后,档口变得不再似以往那么值钱,“2012年以后,生意开始走下坡路”,张书增果断转手离开。

【重启】

“二次创业”转型互联网

利润下滑越来越明显,曾经烜赫一时的TCL、波导、熊猫、高科、诺基亚手机时代渐渐隐没。张书增说,五六千元的苹果智能手机大量上市,但一部的利润仅有5元,以往一部手机高达二三十元的利润也跌至现今的两三元。

这其中,出货渠道增加带来的冲击尤甚。张书增说,以前一个厂家出货,一个型号的手机两三个月不降价,现在出货渠道增加,厂家、电商、运营商、省级代理商多头并举,打乱价格体系。

运营商的补贴对批发商影响较大。张书增称,移动、电信等运营商采用交话费送手机形式,抢夺了大量终端客户,相当于客户既获得了一部苹果手机又有5000多元的话费,这直接挤压了批发商的生存空间。

最核心的还是飙涨的房租价格和人工成本。“这几年租金越来越高,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互联网冲击,信息越来越透明,导致批发商利润越来越低,这是离场的核心原因。”张书增说。

信息越来越透明最终导致行业销量不增反降,利润跌到历史新低。堪称连锁反应的是,通讯行业利润被压榨,大量货品积压,物流代收压款开始盛行,头一天还合作好好的物流供应商第二天就卷款跑路,每天都有一二十家手机商去报警。

“陇海路有通讯市场商户租金交了三年,还没到期,只能勉强支撑,估计到期后,市场会空一半商铺。”张书增直言,“大部分都不做通讯批发了。大佬撤出后,原先的店长、小弟接盘,真正赚到钱的转型做房地产、互联网去了。”

张书增是较早转型的一位。

嗅到通讯批发业末日气息后,他在2014年“二次创业”,投入互联网大潮中,转型做了“在哪购”批零网购平台。他明白做平台很烧钱,近3年时间单单技术团队的投入就有1000多万元;但他同时也做出了两年间在河南市场手机单品月交易额两亿多元的成绩。

名片

人物:张书增

年龄:43岁

行业:手机批发转做网购平台

从业经历:他下过煤窑,卖过糖葫芦,35岁那年一不留神成为通讯圈的亿万富翁。不过,传统手机批发业没有躲过时代的变迁,他转向互联网B2B电商平台的道路上狂奔,如今,他是“在哪购”创始人。

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