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全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25.06.2015  12:01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迎来了新机遇。“一带一路”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打造“互联网+”经济模式。为了繁荣辽宁省丹东新区经济,拓宽市场商家销售渠路,更好的服务商家,丹东国门湾科技五金城2015年市场运营战略转型,以互联网为核心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正在全力打造互市贸易新平台,同步申报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和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丹东地区以“互联网+互市贸易”、“互联网+产业链延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浙商投资的国门湾科技五金城,由辽宁丹东大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逾10亿元,规划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联排商铺1000余个,是集批发零售、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博览会展、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边贸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

      一地互市,全网营销,电商产业注入新活力。国门湾科技五金城将专业打造“国门云购”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国际边贸商品专业采购渠道。对接整合中国科技五金城、义乌小商品城等厂家资源,实现南北方资源互联,打造丹东特色农产品上线、中国工业品下乡及互市贸易点跨境电商的完美结合的运营新模式。真正实现内贸流通,外贸互动。预计每年交易额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扩大开放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引擎。要加快港口建设。以港口为突破口和发力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综合项目和船舶重工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北黄海区域开发提速。要在政策争取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黄金坪配套区的批准和设立,特别是要做好保劳区申报工作。要深化东北东部区域合作。要办好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为企业发展创造商机,为中朝交流与合作建好平台。要进一步扩大出口。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步伐的快慢、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与开发开放的程度息息相关。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端起点、东北东部最便捷出海口、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区的丹东,过去数年在北黄海开发开放热潮中取得巨大突破,未来几年将在进一步深入开发、深度开放中实现跨越式崛起。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丹东采访时看到,鸭绿江口,黄海岸边,一艘艘万吨货轮陆续驶进海港,徐徐停靠在指定泊位;成批的大豆通过密集的传输带被送入储量箱等待被制作豆油。走进丹东港,港口运输的繁忙和码头建设的火热让人振奋。

      作为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不冻良港,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和内蒙古四省区,具有明显的腹地优势。据丹东港执行总裁黄梅雨介绍,丹东港具有蒙古及俄罗斯两条陆上通道,在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开通后,其腹地纵深将延伸至整个东北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沿线辐射鹤岗、佳木斯和鸡西等十几个资源型城市共22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粮食、煤炭、木材及钢铁等货物,将成为东北东部13市中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近年来,丹东港从不到3平方公里,年作业量不足1000万吨的一个小港口一跃发展成面积65平方公里,年吞吐量超到1.35亿吨的现代化国际港口,这一切的背后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的支撑和港口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