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载“老”郑交会越办越红火
□本报记者
李林
“今天你去逛郑交会了吗?”10月12日,伴随第20届郑交会进入客流最高峰,一句“特色”问候成了流行语。由于前所未有的展示规模和商品种类,吸引了以郑州为原点的四面八方的来客,采访中,人们感叹:“办了20年的‘老牌’郑交会越来越火啦!”
本届郑交会商品种类居历届之最,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宝贝”。记者在一处根雕销售摊位上看到,一件长8米刻有天安门、华表、黄河、长城和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巨型根雕前驻足了不少参会者。商家告诉记者,这件名为“万里江山”的巨作是专门从福建运至郑州,信赖的就是郑交会这幅“金字”招牌。
在台商展区前,来逛会的人们将站台围得水泄不通。来自台湾的日用百货、水果、纺织品、工艺品、农副产品、小食品等上百种产品,各个吸引眼球。“我们现做现吃的虾丸鱼丸已经快要卖空啦,但顾客还在争相付钱。”展台前浓重口音的台湾商人一面招待顾客,一面开心感叹。
据介绍,此次郑交会的展出商品从食品、服装、家具、电器、珠宝等多达万余种,可谓一个现场版的“淘宝”世界,令众多消费者感叹不已。
“我是从山西晋城赶来了,虽然开了几个小时的车,但一趟郑交会逛下来,感觉挺值得。”会场内吴先生和家人掂着大包小包刚采购的商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不虚此行”。
从1995年至今,郑交会走过了风雨20载,从最初的商品种类单一、规模有限,到如今一年比一年提升规模赢得市场,郑交会在向商家与消费者交出满意答卷之时,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越来越火的缘由?
“郑州历来是全国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与运力绩效的提升,其现代市场覆盖力更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说,周边区域的2亿消费人口,50个年销售亿元以上的大型交易市场,10万个代理批发商网络,优越的中部区位,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使郑州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与流通基地,会展红火的场面背后是城市发展硬实力的体现。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