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第三方平台比价来者不善 险企"一开始是拒绝的"
一个负面影响是可能形成“重价格,轻服务”的观念,保险公司或许就盯着价格做文章
·本报记者冷翠华
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预计将于4月份正式实施。近期,记者了解到,多家主打车险比价功能的第三方平台正卯足了劲,一方面争取投资资金,大肆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人气;另一方面,抓紧与保险公司谈判,争取更多的对接数据,做大平台,并培养用户的依赖感,增加黏度,而平台的赢利则是“以后再考虑”的事。
消费者: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在传统车险定价模型下,各保险公司的保费相差无几,主要区别在于投保礼和服务不同。这是很多人对当前车险的认识。不过,最近,有消费者体验了一下比价平台的功能,结果显示,根据车主的投保车型和不同的套餐组合,保险公司的商业车险报价相差高达30%甚至50%!
“保费价格是投保人关注的核心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他们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测算车险价格或者通过电话咨询保险公司来了解各个公司的保险价格,但这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某大型财险公司车险电销负责人文道(化名)告诉记者。此外,还有一些第三方网销平台有一定的比价功能,但大多为模糊报价,主要体现的是引流功能。
文道表示,如果一款App或者微信公众号能够实现所有保险公司的车险比价,无疑,很多消费者会使用,甚至选购车险时会依赖这一平台。正如在其他网购领域的比价网站往往很受消费者青睐的道理一样。
在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比价平台的存在似乎更有必要。业内人士表示,费率市场化之后,保险公司将逐渐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走向细分、垂直的市场。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第三方平台更便于选购到更合适的保险产品。而第三方平台在比价功能的基础上,也会开发更多功能,围绕保险购买前、购买后以及车主的生活等各个方面不断添加新功能,以增加用户黏性。
第三方平台:
搭乘“互联网+”之风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从2014年起,一些主打车险报价、比价功能的第三方平台开始出现,如今,这些平台的发展仍处在初创期,但势头凶猛。
一方面,找钱及营销。主打车险报价的APP“OK车险”在今年年初已获IDG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营销活动一波接一波。继在2月份推出不违章送1000元OK车险抵用券之后,3月份,该平台再推1元“贴条险”,用户在一年内如果被贴条,用户通过OK车险APP使用“查违章及代办”服务,系统将自动减去100元费用。另一车险比价平台微信公众号“最惠保”目前也正在与多家投资公司洽谈投资。由于车险的购买频次大概是一年一次,为提升使用频次,增加黏度,该平台还推出了1毛钱保险维权服务,主要服务于用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理赔争议协商。
“在‘互联网+’的概念下,从事互联网保险的公司不缺钱,青睐的投资资金很多。”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这些平台正在寻求与更多的保险公司合作。据OK车险创始人兼CEO齐石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了的保险公司包括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安邦财险和阳光产险,“很快还有几家小保险公司将上线。”齐石表示。最惠保营销总监苏微佳表示,目前该平台可以提供10家保险公司的报价。不过,目前两个平台都尚未实现直投功能,尚在推进之中。齐石表示,他们希望和险企的合作能到直通支付的程度,但目前很多都没有实现。
对于消费者而言,比价固然重要,直通支付也很重要,否则比价之后还得再到保险公司的官网重新下单,繁琐的操作会影响使用体验。不过,目前OK车险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消费者无需去险企重新下单,可以直接下单,然后“货到付款”。
保险公司:
警惕性很高
在互联网概念和互联网思维下,不少第三方平台的发展虽处在初创期,但在资金的支持下,投入舍得下本钱,发展方式灵活,势头凶猛。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怎么看?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形容他们的心情:“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车险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财险品种,保险公司都十分器重,但在车险业务发展历程中,却长期面临被渠道扼住咽喉的痛苦,4S店等渠道长期垄断车险销售,保险公司利润薄弱。为实现渠道掌控,保险公司通过电销、网销、社区门店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出击,但整体上看,新车投保市场大多还是掌控在4S店手中。
从目前推出的多款比价平台来看,其对4S店保险业务的威胁似乎不大,因为这些平台要实现报价、比价,都需要先输入车牌和车主姓名等信息,而在这一步,车主基本已经在4S店完成首次购险了。
业内人士表示,比价平台冲击的主要是险企的续保业务,“一旦这些平台掌握了大量数据,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比价,消费者在购买车险时很容易形成对这些平台的依赖。那时,保险公司要销售保险,可能就不得不通过比价平台的入口,与现在比价平台积极谋求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形成截然相反的态势,险企的官网或将失去意义。”文道坦承,保险公司对第三方比价平台的警惕性很高。
同时,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比价平台的发展会逐渐对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个负面影响是可能形成“重价格、轻服务”的观念,保险公司或许就盯着价格做文章。
但是,面对比价网站,保险公司可以说“不”吗?业内人士指出,短期来看,或许可以,但长期来看,总会有保险公司愿意先松开口子,随着加入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会对没有加入的公司产生一种倒逼的压力,最后也不得不加入,或许,面临比价是一个必然选择。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在车险费率市场化之后,保险公司的车险产品可以更加细分、多元,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些险种领域取得价格优势,通过比价平台实现到官网的引流,这或许也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