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普及路上的生态机遇 新能源汽车产业何去何从
中新网12月14日电 12月11日,网易互联网+汽车创新工场第二期在北京举行。面对电动车尚未确定的市场前景和充电普及路上遇到的生态机遇与乱局,业内人士表示将会共同致力于打造开放的生态环境,实现充电共享,以合作的姿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的基础设施。由国家能源局完成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充换电站数量要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直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40亿元。
之后,各地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充电桩的新闻不绝于耳,充电桩业务企业纷纷宣布将在北上广布局数万充电桩。然而,这些充电桩建成之后都被合理利用了么?事实上,电动车充电仍然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充电桩管理层次不齐,虽然政策利好,但电动车的普及仍有许多细节问题等待解决。
充电网科技CEO王振飞充电桩普及如何破局?
华商三优副总经理陈强认为“缺的不是充电桩,是电;缺的不是容量,是网络”。作为电网延伸附加品,国家能源局和住建部等单位正在通过小区勘察等方式,与物业商讨并制定公共区域管理模式,主要在用电安全问题和管理问责问题上,推进支持充电汽车发展。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总裁崔群表示,在目前企业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项目型充电站占投资比例的15%-20%,使用率却恰恰相反。打造一个车型统一、充电功率统一的开放生态环境,并与相关产业链积极合作很有必要。
充电共享何时变为现实?
普天新能源投资部总经理高攀提到,充电不是简单地卖电、卖桩,而是在运营一个网络,车与充电设备之间的标准要统一,上传数据、结算标准也要统一;国电南瑞用电公司副总经理倪峰认为互联互通不是技术问题,一旦涉及到竞争,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将非常困难;充电网科技CEO王振飞同样认为,运营层面的统一是做不到的,商家各有各的利益。
目前,创新工场已经在北京举行了两场主题沙龙,分别探讨了汽车后市场O2O模式的前景和电动车普及路上的挑战与机遇等两个主题。接下来,“网易互联网+汽车创新工场”还将继续围绕包括分时租赁、CES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将首次线下沙龙放在美国举行。(中新网汽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