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担负起繁荣发展艺术事业的历史责任

08.12.2014  21:07

切实担负起繁荣发展艺术事业的历史责任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蔡 武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个方面,充分肯定了长期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显著成就、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使命,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推向了一个新境界,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文化系统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各环节,落实到文艺活动、文艺评论等各个方面,努力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塑造美好心灵、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厚爱,也是历史的嘱托。广大文艺工作者将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一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文艺创作。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价体系,紧密联系文艺创作实践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思潮的有效途径。二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文艺创作的“导航仪”,自觉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同崇高的艺术追求统一起来,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价值,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聚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深入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尤其要利用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文艺精品,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是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防止“以洋为尊”“唯洋是从”,防止“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创作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群众中市场上受到欢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建设和管理好文艺阵地。四是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有害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准确深入领会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与部署,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做到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第二,牢固树立为民情怀,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工作者要热爱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文艺创作作为中心任务,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坚守崇高艺术理想、遵循艺术发展客观规律,不单纯以数量多少论英雄,不急于求成、不好大喜功,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努力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忠实生动地记录普通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浓墨重彩地歌颂各行各业劳动者可歌可泣的事迹,满怀热忱地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投身“走转改”活动,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中汲取灵感。三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多创作生产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活动,把更多优秀作品投向基层,把更多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基层的文化资源,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第三,坚持崇德尚艺,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总书记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按照总书记期望,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还要追求真善美的道德自觉,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境界。一是在增强职业道德、提高品行修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强化人格修为,努力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承载者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坚决抵制拜金之风、低俗之风。二是在提高艺术素养、增强知识储备上下功夫。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丰富知识积累,更新知识结构。沉下心来探究艺术规律,坚持对艺术负责、对人民负责,努力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影响的文艺精品。三是争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用自己的人格品德、艺术实践生动诠释德艺双馨的丰富内涵,树立起文化系统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良好集体形象。

第四,进一步树立创新思维,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创新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创作是最需要个性、风格,最需要热情、灵感,最需要创新、创造的领域。广大文艺工作者将始终秉承创新理念、推动艺术创新,努力打造精品力作、树立艺术“高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努力创作更好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使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中华文脉历久弥新。在坚持本土立场、关注本土现实基础上,关注研究国际艺术潮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艺术精华和先进艺术管理经验,以时代的伟大进步推动艺术创新发展。二是紧随时代步伐进行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常规、发挥艺术个性进行创作,不断提高原创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境界。既在题材方面观照现实生活、彰显时代精神,又在体裁、手法等方面丰富发展。特别要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广泛运用现代科技丰富文艺创作手段、拓展文艺创作空间、培育新的艺术形态,创作推出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文艺作品。三是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和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文艺创作生产运行机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生动局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一切创作灵感自由流动起来,努力营造有利于一切创造才能充分涌流的良好环境。

(本文原载于12月5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