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男子遇微信传销血本无归
微信这一方便快捷的社交工具广受网民热捧。此类软件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今,诈骗、赌博、传销、售假、谣言、色情……这些违法犯罪活动都有了微信版本。
近年来,我省各地接连发生利用微信实施违法犯罪的警情,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取得事主信任后,实施传销、诈骗、售假等犯罪案件,该类作案手法的违法犯罪活动引起了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关注,成为使用者、运营商和相关管理部门面对的新课题。
新型传销入侵微信朋友圈
近日,王某到资溪县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称去年6月在微信上认识了刘某,刘某称自己是做品牌投资的。9月初,刘某开始向其介绍自己代理的公司,说公司为回馈顾客,要按照投资金额的多少发展不同等级的代理。其中,1.28万至1.68万元可成为普通代理,可以获取发展下线的投资金额的6%~18%的提成;6万至8万元可以获得微信代理,可获取发展下线的投资金额的20%~30%的提成;10万至18万元可获得城市代理,可获取发展下线的投资金额的36%~50%的提成。
王某信以为真,便通过网上进行了投资,最终血本无归。
抚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主任科员阮幸福分析称,该案不法分子以发展公司代理为名,并可以获取发展下线的投资金额不等的提成,利用相关培训对前来参加人员洗脑,引诱、欺骗他人参加其传销组织,以达到非法敛财的目的。
现实是,目前有大量新型传销犯罪依靠网络进行传播。
近日,萍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线索称,一微商平台的经营活动涉嫌传销。
萍乡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通过调查发现,该微商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其代理商已蔓延至全国大部分省市。民警分析称,该微商平台的经营模式其实与传统传销活动类似,首先要求通过微信支付向公司缴纳平台服务费用,从而成为店主取得加入资格;然后以发展下线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涉嫌非法传销犯罪。
冒充“领导”诈骗 不少市民上当
如今,从早前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摇一摇”实施诱骗犯罪,传销、诈骗、赌博、售假、谣言、色情……这些违法犯罪活动都有了微信版本。
近期,九江警方接到一起报警,发现是“我是你领导”诈骗已升级到微信版。
九江市民小郭正在上班,突然收到一条写着,“我是刘总”的微信提示要求加好友。由于自己经常跑业务,确实会接触一些不是很熟悉的客户,以前也经常有人备注“我是×××”加好友,所以小郭加了对方为好友。可没说几句,对方就要求其汇钱。其间,为表明身份,骗子还提供了一组身份证号码。一时间小郭有些犹豫,于是打电话向几个刘姓朋友确认,并在微信上询问“刘总”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及时发现了对方是骗子。
民警经过查证,发现这个微信所提供的是假身份证,可以定性为诈骗。幸好小郭警惕性高,没有上当。在2015年底,九江警方同样接到一起利用微信冒充老板让财务人员转账被骗70万元的诈骗案。
“这种骗局曾出现过QQ版本,如今手法已升级,骗子利用手机微信和市民联系后,对微信用户进行诈骗……”办案民警提示,这是一类典型的电信诈骗,骗子冒充“领导”实施诈骗,早前已有不少市民上当受骗。
违法犯罪活动频现微信版本
同样在九江,近日连发两起此类案件。3月21日,蔡某报警称,自己4天前在上网时,一名女子加了其微信号,告诉其可以利用博彩网站的漏洞套利,还说平常有空的时候可以教其玩某时时彩,赚取的钱两人五五平分。动心之下,蔡某开始借钱充钱到博彩网站上,从100元下注至1.32万元时,蔡某共盈利2000元。但当第6次下注1.38万元并想叫对方帮其套利时,对方称其下注失败,至少要下注3万元才能下注成功……意识到自己被骗,蔡某想将钱从网站提现时,尝试多次均失败。3月23日,九江市浔阳区市民秦某报案,5天前其加了一个叫美美的微信号,当日对方找其做微商产品推广,以需交保证金为由,骗取秦某用手机微信转账方式向对方汇款1600元,随后发现被骗。
近两年来,省内各地警方疲于应对的微信传谣、辟谣事件更是接连不断。3月中旬,微信朋友圈发布多起南昌各地发生拐卖、绑架、残害儿童事件,在不少学生家长中间造成恐慌,经南昌警方多番调查,证实并未发生此类事件。
此前,刚满18岁的小董通过微信与40岁男网友“相恋”,只身从上饶赶到九江星子赴约。见面后,为了证明自己对大叔的爱,她在出租屋内“勇敢”地和对方一起吸毒……
●建议
多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
近日,安远县一男子嗜赌成性,债台高筑,为快速获得赌资,从外省市购进毒品后到安远县通过微信大肆贩卖,安远警方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切断了这条供应整个安远县城冰毒的网上贩毒链条。
本月,继南昌红谷滩警方将一名在微信“朋友圈”散布人贩子拐小孩谣言男子抓获后,南昌西湖警方再次将一名散布“人贩子割肾”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男子拘留。
警方警示,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网络社会是法治社会,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必须遵法守法,在互联网上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将予以坚决打击,依法惩处,决不手软。
“目前,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缺乏监管且成本低廉,其犯罪传播面更广更快,容易成为各类网络经济犯罪的温床……”以微信传销案为例,阮幸福分析称,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支付功能就能实现资金的转移,完成整个犯罪活动,这种方式不但快捷而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并且与传统的传销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没有明显的“五级三晋制”,易被误解为正常的投资理财产品。同时,利用该类网络聊天工具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不断发展下线、上课洗脑,涉案人员、涉案资金往往超过传统传销模式,具有较强的危害性。
有专家建议,公安机关与电信等职能部门应当针对该类犯罪行为加强网站巡查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注重对相关信息的检索,进行有效屏蔽及舆情导控。同时,公安机关应建立多部门多警种联动的协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与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预警防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打击合力,有效震慑犯罪。
针对此类新型犯罪,警方已加大了打击力度,并将此类作案方式“解剖”进行宣传警示。阮幸福建议通信管理部门针对网络通信行业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法规、行业自律等途径,明确企业的安全责任,增强产品的安全功能,也有助于公安机关后续侦查工作,及时填补管理漏洞,莫让微信真成“危信”。
◎文/唐婷 黄晓梅 新法制报记者龚少春
责任编辑:郝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