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数据黯淡 中国外贸主动"调结构"闪现新亮点
新华网上海8月8日电(记者有之炘 龚雯 于佳欣)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增速双双同比下滑且逊于预期。记者采访发现,在当前稳外贸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方面逐渐呈现出相对领先的态势,转型较早且积极的企业对于经济前景较为乐观。
来自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全球贸易量同比下滑了2%,为去年6月份以来最疲弱的状态,全球贸易量下降意味着中国出口难以独善其身。
海关总署8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1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为1.19万亿元,同比下降8.9%;进口为9302亿元,同比下降8.6%。同期,贸易顺差为2630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窄10%。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7月份出口显著低于预期和前值,主因在于去年7月份基数较高。从出口金额来看,7月份事实上略高于6月份,意味着出口形势并未恶化。然而,全球需求不足且多国希望通过出口带动经济是当前中国出口面临的重要不利因素。
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表示,另一大影响出口的因素是人民币汇率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人民币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依然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导致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显著升值,由此拖累了出口的表现。”
分地区来看,今年1-7月份,中国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对欧盟、日本出口下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向好且美元升值,对中国出口有利;欧洲企业信心不足且欧元大幅贬值,不利于中国出口;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出口也将保持稳健增长。
展望后市,7月份中国出口先导指数为34.1,已连续5个月下滑,表明今年三季度出口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中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已经开始。
数据显示,中国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今年前7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为7.53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55.3%,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为4.22万亿元,同比增长3.9%,占出口总值的54.4%。一般贸易项下顺差为9014.7亿元,去年同期仅为300.1亿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出口数据下滑同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相关,尤其是东部地区,随着外资结构调整,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区,制造业外资的减少从而反映到进出口增速上。
记者采访发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方面逐渐呈现出相对领先的态势。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形成了以服务贸易、一般贸易、消费品进口为增长动力的对外贸易新格局。在货物贸易中,自主性强、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明显好于加工贸易,显示产业能级和贸易竞争力提升正取得积极成效。据悉,大虹桥总部基地、新浦江轻工产品出口创新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配件出口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基地这5大基地,集聚融合了大量的贸易和海外销售网络资源,向材料采购、设计研发、销售网络构建方向延伸,带动了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在推进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方面,上海市临港地区吹响了装备企业“走出去”的号角。临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鸣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临港的优势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加快走向国际,临港地区已经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民用航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1”产业格局。
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锦荣向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着力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布局海外基地和项目,在全球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是能源设备、核电、风电、清洁能源等方面。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稳外贸不是仅仅靠出台些优惠措施就能够实现的,更要立足长远,加大改革力度,将“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推广复制、自由贸易区战略等大手笔落在实处,这样才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