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王绶青文学生涯六十年研讨会召开

01.06.2015  12:36

他的诗有人民情、爱国心、民族魂,有正义和正气,有崇高和圣洁,充满着美好的精神向往。”5月30日,在王绶青文学生涯60年研讨会上,省文学院院长何弘如此评价著名诗人王绶青和他的诗歌创作。

此次研讨会由省作协、省文学院、《莽原》杂志社、省诗歌学会联合主办,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及诗人对王绶青的创作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王绶青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活跃在中国诗坛,是我省诗歌界的一面旗帜。他所倡导的“以生命写诗,诗才有生命”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诗歌创作者。与会专家认为,王绶青是一位善于传递正能量、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诗人。他用创作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表现了各个时期社会现实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凸现出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他坚持民族化的诗风和炼词、炼句、炼意的语言创造,在形式上将民歌和古典诗词的艺术经验创造性地用于自己的新诗创作,展现出独特的风貌。他的诗巧于构思、善于造景、联想丰富、情感饱满,在对社会生活、自然景观、人情世事和历史沧桑的审视、思考、感怀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患、责任和坚忍不拔的人格力量。同时,他诗歌方面的造诣也体现在其书法作品中,诗与书浑然一体。研究王绶青的诗歌,对于思考中国诗歌的民族化、现代化问题以及浪漫与现实、典雅与通俗、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与诗作相比,王绶青得到众口称赞的原因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高洪波评价他“人淡如菊,品逸似梅”,雷抒雁评价他“人品诗品,相为表里”。

王绶青笔名辛梓,卫辉人,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1955年开始发表诗作。他曾任省作协副主席、《莽原》杂志社主编等职。其作品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小说、文学评论,同时攻研书法,不少作品被介绍到国外并获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