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取消298项“证明” 成都最大力度“减证便民”
新华社成都4月24日电 题:一次性取消298项“证明”成都最大力度“减证便民”
新华社记者丛峰、叶含勇、董小红
根据最新规定,自5月1日起,成都市将取消各类证明298项,仅保留15项。这一被称为“最大力度”的“减证便民”行动,让群众少跑腿,给基层组织减了负,倒逼政府部门工作由“避责思维”向“负责思维”转变。
最大力度:“挂图清理”五花八门的证明
近年,类似“你妈是你妈”、“我还活着”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证明时有出现,群众叫苦不迭。
成都市民王咏聪说,去年他用洗衣机洗衣服时,不小心把几百元钱洗坏了。可是银行不给换新钱,要求先去社区开个“非故意损坏”证明。
“社区干部也为难,毕竟没亲眼看见我洗坏钱啊,不能乱盖章。”王咏聪说,“我解释半天,又找来邻居作证,最后才开到证明。来来回回跑了几趟。”
五花八门的证明也让基层组织“不堪重负”。成都市武侯区晋阳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说,去年该社区公开办事1117项,其中开各类证明占工作量约一半。“就连在家做饭切伤了手指,也要到社区开证明……”李含荣苦笑着说。
为落实国务院“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要求,今年初,成都市开始清理规范村(社区)证明事项,从基层实际开具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具两个层面入手,梳理各类证明事项,累计有313项之多,涉及政府部门32个。
随后,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局和法制办“三堂会审”,涉及清理的政府部门逐个“过堂”,对每一个证明事项反复论证、逐条审核,依法依规给出保留或取消意见。凡需保留的村(社区)证明,严格遵循办理依据只认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规章、文件的原则。
“不合法、不合理的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该合并的就合并。”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江维说。
经过严格的“挂图清理”,4月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村(社区)证明事项保留清单〉的通知》出台。“保留清单”向社会公布,原来313项证明保留15项,且保留的每项证明均规范了事项名称、明确了用途范围,定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疏堵结合:“不能让群众办不了事”
大幅取消各类证明的同时,成都市统筹推进配套改革,疏堵结合,既坚决砍掉各类“奇葩”证明,又要保证群众办得了事。
“目前各地清理工作进度不同,现阶段还不能搞‘一刀切’,让群众无法办事。”江维告诉记者,通知明确要求,对在成都市以外的地区或省级以上部门办事中确实要求群众提供的村(社区)证明,各村(社区)可以本着方便群众和酌情合理的原则予以出具。
通知要求,除保留清单范围内的证明外,成都市各级部门一律不得要求办事群众提供村(社区)证明。
成都市还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并打通民政、社保、卫生、残联等多个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一键”联网查询身份、产权、亲属关系等信息。这一信息服务平台,群众只要提交过一次相关信息,就可长久查询。
公证机构是证明清理工作中涉及业务量最大的部门之一。成都公证处党支部书记向海平说,公证工作需要很多证明,回避不了。减少证明之后,公证处已开始在服务上做“加法”,比如购买房产信息查询设备,不用办证群众跑腿,即可现场查询公证。
成都市蜀都公证处副主任袁庆祥说,该公证处还成立了专门的家事法律服务中心,集合业务精通、细致耐心的公证员,“下沉”到社区和村庄,免费为办理公证的群众核查信息。
“原来,一些部门为了规避责任或图省事儿,一级压一级,最后把责任推给了群众和基层。”江维说。
经过“最大力度”清理,公布了“保留清单”。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杨蜀成说,这倒逼政府部门转变工作模式,从“避责思维”变成“负责思维”,从“群众不便”变成“部门不便”,从“坐堂办证”变成“出门办证”。
简单干净、一目了然的“保留清单”,让基层组织有了“底气”。“以前不肯开一些‘奇葩’证明,社区干部还要挨群众的骂。”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说,“现在好了,有了明文规定,上级部门不能再‘任性’,跟群众解释也有法可依了。”
为加快“保留清单”落地实施,成都市要求各有关部门在4月28日前网上公布证明“范本”,按照办事指南的方式,规范文本样式、明确办理用途及法律依据,方便群众和基层参考使用。
“我们还将公布举报热线电话、微博和微信,严肃问责。如果还有要求开具‘不该开’证明的,群众可随时举报投诉,公开曝光。”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督察处工作人员林浩说。
以清理证明为契机,成都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包括: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基层数据信息共享;建立公民个人信息大数据库,实现个人信息互联互通;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虚假声明的违规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