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幼儿园这场“急症”该咋治

26.04.2020  18:31

  □薛世君

作为一名幼儿园学生家长,我发现最近班级微信群里的气氛有点不对。

老师时不时地在群里发个视频、公布个家庭小任务,若在以往,家长们定然乐此不疲地应和,争先恐后地展示任务成果,但现在,家长们的举动,几乎可以用沉寂二字来形容。

原因嘛,此前有家长向园方交涉,疫情期间几个月没开学,学费能否按月顺延至下学期,而园方则表示,学费是按学年提前缴纳,尽管没开学,但老师们也在群里指导、管理着学生的日常。言下之意,无非是想学费照常计算。

家长们自然不乐意。于是,就不怎么再像以往那样配合老师们在群里的“指导”“管理”,避免园方以此为由照常计算学费。虽然学费怎么算还没有最后确定,但班级微信群里,一种博弈的氛围已在无声中日渐升腾,只是无法入园而宅家玩耍的孩子们丝毫不知而已。

对于这件事,家长有家长的苦,他们“太难了”。上班照常,幼儿园却没有开学,孩子谁带?虽说学前阶段没什么“学业进度”压力,但是相对封闭的空间、缺乏玩伴的生活,让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充满挑战,“宅家育儿”是一本难念的经。既然几个月没有享受到幼儿园的带娃服务,那自然不能凭空承担这几个月的学费。

幼儿园有幼儿园的难。虽然疫情期间无法开学,但房租、人员工资等费用仍在那里,如果降薪或者不发工资,又担心教职工流失。据大河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民办幼儿园中,57.79%表示“已无法维持”,有的幼儿园甚至到了贷款发工资的境地。不开学倒在其次,开不了门麻烦可就大了。即便如此,多家幼儿园都表示,要么学费顺延,要么可以退费。

如果说“入园难”是一直存在的社会难题,是一种“慢性病”,那么,众多家长的退费诉求和不少民办园面临的生死存亡考验,则是火烧眉毛的“急症”。毕竟,没有谁希望等到“云开疫散”时,孩子们迎来了开学时刻,孩子们所在的幼儿园却没能挺过来。

日前,我省发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全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且,还就经费保障机制、小区配套幼儿园与住宅项目首期建设同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分类治理无证办园等进行了安排部署。

这无疑是一个缓解“入园难”问题的治本之策。此前,我省还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两相结合,让人看到了“带娃”难题迎刃而解的曙光。

“慢症”有了药方,“急症”又该如何“用药”?不退或者不顺延学费,对家长们不公平,硬逼着幼儿园退费又可能将其送上绝路,恐怕也就只能依靠相关部门的纾困和救助了。比如,可由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减免或延交房租,或由财政补贴房租;比如可以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纳入中小企业纾困名录,让民办幼儿园享受相关惠民政策;再比如,金融机构或许可以定向出台一些贴息、低息的小额贷款,以缓解一些幼儿园的暂时性资金困难,等等。毕竟,我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各级政府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水平”。

为了做大学前教育资源“增量”,我省已然是不遗余力,上述《实施意见》就是佐证。那么,对于现有的“存量”,自然也应该尽力维护,否则,这边增,那边减,岂非与政策初衷不符?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