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问题研究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尤其从不同角度对涉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许多重大问题的阐释,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遵循。许昌市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全省乃至全国享誉盛名,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鉴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认真思考,以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增强现代农业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许昌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许昌市在推进“五型”许昌建设、实现富民兴许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坚守耕地“红线”,走出了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以 生产设施建设为抓手,农业发展基础日益夯实 。 许昌市坚持把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资金、项目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14年,全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369.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7.02万亩;机电井眼数达到51.14万眼;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完成造林任务16.3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4.6万亩,全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交易、展示中心,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2%,林木覆盖率达到30.5%,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综合效益逐年提升;农业机械装备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到384.0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2%,其中小麦播、收、打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大豆等作物部分实现机械化,极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粮食产量提供了支撑;着力完善畜牧产业设施,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200个,种养结合面积达到19万亩;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如期通水,水资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
(二)以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粮食总产持续稳产高产。 多年来,全市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总产”的思路,扎实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立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38个,新建高产创建面积40.6万亩,完成投资5.35亿元。重点在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内开展试点示范,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夯实粮食高产稳产基础,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探索粮食高产再高产路子,带动了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图1:2002年以来全市夏粮总产和亩产情况
尤其面对2014年夏秋两季旱情并发、降雨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科技引导、夏秋并重、抗旱保粮,确保了大旱之年无大减,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夏粮实现“十二连增”,秋粮在大旱之年取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280万吨以上。许昌市粮食生产的连年稳产增产,为确保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2:2003年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示意图
(三)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前提,畜禽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01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1.20万吨,同比增长3.3%,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40.5万吨,同比增长3.9%;禽蛋产量22.8万吨,同比持平略增;奶类产量8.05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牛奶产量达到8.02万吨,同比增长3.8%。全省30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中,全市占5个,40个省级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全市占3个;全市已成为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优势产区、全省最大的优质黄羽肉鸡生产基地和全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保障社会的稳定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以提升公司化运作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 全市坚持把产业化集群培育作为提升农业公司化运作水平的核心任务,切实做好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培育、筛选和申报工作,2014年,争取省级产业化集群财政贴息资金718万元;择优确定禹州市森源本草中药材、鄢陵县龙程辣椒制品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企业积极建设优质原料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延链补链,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天和”商标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认证;通过与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禹州思源实业、长葛豫星农业等龙头企业融资9000万元;全市12个集群建成投产项目6个,完成投资总额7.34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42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03万人。
(五)以生态循环持续为宗旨,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烟叶等特色高效农业。2014年,全市蔬菜、中药材、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48.07万亩。 一是 坚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按照《许昌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生态承载旅游、旅游激活生态”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找准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点,引导群众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目前,全市已建设各类生态基地和观光区20多个,林业生态村130个,鄢陵县“生态农业观光游”已成为省内休闲旅游知名品牌。 二是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坚持把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达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以沼气为纽带,推广“畜—沼—果”、“畜—沼—粮”、“畜—沼—菜”等循环发展模式,提高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免耕、少耕、地表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及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排放,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三是 积极发展有机农业。选择质量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品,建设了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通过审批的无公害产地13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目前,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7个,面积25.5万亩,较好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四是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指导帮助河南秋之源农业有限公司、长葛市康蔬园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和许昌县益康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了农业部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启动实施了都市农业发展工程,制定了《关于推动许昌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筛选培育了天和农业、金雨玫瑰、锐丰农业、鸿硕农业等一批初具产业、生态和观光功能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六)以模式创新促主体转型,农业经营体制与时俱进。 一是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截至2014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4.4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6.9%。百亩以上的流转大户1832个,其中5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263个,占比14.4%,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2万亩,占比20.7%。通过土地流转,初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粮食、花卉苗木、中药材、蔬菜、烟叶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其中,河南豫粮集团在长葛市古桥、石象流转土地1.1万亩,建立携同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流转由农户间自发流转,逐步向由服务中心统一组织流转过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共建立8个县级服务中心,48个乡(镇)级中心。设立7个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覆盖了所有行政区域,聘用仲裁员175人。各级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流转信息搜集、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证、档案管理、矛盾调解等服务,推动土地流转向市场化、规范化过渡。根据省政府安排,全市5个县(市)确定的10个村(组)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是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主体组织化。许昌市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探索发展家庭农场的地市之一,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5.0%左右。2014年底,全市各类专业大户达到3832户,其中种植大户2388户、养殖大户1444户;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425家,从业人员1508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77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147家、省级26家、国家级3家,成员出资14.6亿元,入社成员10.7万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4家,其中国家级3家(分别是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山花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省级51家,居全省第三位。
(七)以增强服务功能为先导,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更加科学。 按照“多功能、一体化”要求,全市深入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已建成农技推广区域站40个,覆盖所有农业乡镇;发展植保服务组织290个,农机服务组织224个,引导农业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了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10年4月,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委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优质小麦、花木、蔬菜、中药材、烟叶和农产品加工等示范区建设,带动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全市先后推广先进实用关键增产技术100多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00多个,主要粮食作物优质比率均在95%以上,经济作物优质比率均在90%以上;初步形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服务站、村有接收终端和农民信息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在“50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内实施了“小麦苗情数字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关键技术管理”项目,实现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空气温度湿度实时监控,有效指导群众科学管理。
(八)以现代农业促城乡统筹,走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子。 党的十六大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创新,2006年2月,作出了建设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而后,以许昌新区为核心,规划实施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市县联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具有许昌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通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许昌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据统计,2014年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近9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化率达到45.7%,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7:1调整为1.96:1,低于全国的2.75:1和全省的2.59: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二、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许昌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不断变化,问题更具挑战,环境更加复杂,困难不断增多。对此,均需引起高度关注,及早防范。
(一)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对经济发展全局来说是如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样。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这是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一是资源环境“红灯”开始亮起,保障农产品供给难度增加。 近年来,许昌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基础之上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加剧,而由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农产品刚性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保障供需平衡的难度加大。另外,一些地方农业过量施肥用药形成的面源污染,在影响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品质安全造成了很大压力。
二是生产成本的“地板”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 当前,农村劳动力、农业土地、农资等价格上涨较快,挤压了农民务农的收益空间。特别是以前几乎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和土地费用,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快速上涨,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此外,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也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的新常态,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
三是农业补贴逼近约束“黄线”,农村金融制约仍未突破。 现代农业是高投入的产业。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尤其是农业补贴不断增加,渐渐逼近约束“黄线”(注:我国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对生产和贸易会产生扭曲作用的补贴称之为“黄箱补贴”,我们承诺补贴的上限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包括棉花,我们对棉花的黄箱补贴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但现在已经逼近黄线),补贴的边际效应却在逐步递减。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补贴政策更加高效、合理,需要很好地研究和实践。现代农业要想突破资金制约,必须要撬动现代金融的力量,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资本逐利本性存在矛盾,政策性支持仍显不够,导致农村金融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尚未充分破题,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尚存,靠天吃饭现象难从根本解决。 近年,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日益加剧,以干旱、冰雹、洪涝为主的自然灾害呈现为频发、多发、重发态势,靠天吃饭现象难以根本解决,也充分暴露出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虽然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效载体和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但就全市而言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作用弱。2014年,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4.2万亩,仅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0.5%。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客观分析许昌农业现状,不难发现与现代农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1 、人增地减矛盾加剧,难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 作为河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许昌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农业生产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2014年底,全市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4.19亩,是全国农业劳均耕地6亩的69.8%。尤其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势头渐趋明显,农业用地人均占有量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人增地减的矛盾更加尖锐。从2003年到2014年的11年间,许昌市总人口由447.06万人增加到487.1万人,增长了9.0%。而在不考虑耕地面积减少的前提下,同期内全市人均占有耕地从1.09亩减少到1.00亩,减少了8.3%。耕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人地矛盾将更趋严峻,也势必严重影响着许昌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
2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 农业产业化主要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工农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看,普遍存在着经济实力弱、组织规模小、服务水平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力量。2014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77家,成员出资总额达到14.6亿元,但平均每个合作社资金仅为7.78万元,入社成员10.7万人,仅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3%。在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类的最多,达到866家,占比46.1%;养殖类434家,占比23.1%;加工类107家,占比5.7%;服务类447家,占比23.8%;其他行业23家,占比1.2%。
图3: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构成情况
3 、发展机制有待完善,难以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 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而言,许昌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工农关系尚未构成,城镇化的推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失,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更加突显,尤其土地和资金一直是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瓶颈。同时,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生产、供销、信用体系相对独立,一些小而散的农业经营主体有形无实,难以通过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因此,走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发展新路子,是许昌市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途径。
4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的发展主体 。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太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014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为216.0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116.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53.9%。另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1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1%,小学文化程度占20.8%,初中文化程度占61.7%,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6%。
图5:全市1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图
由于现阶段全市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能擅长运用现代科技从事农业生产的为数不多;同时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企业打工或经商、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数是年纪偏大的老年人,这种农民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和技能结构,长期以往会造成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专门人才,从而直接影响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
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许昌现代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我省“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先进、产品安全、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许昌市委、市政府也做出了围绕打通“‘六路’、建设‘五型许昌’,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许昌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的具体安排。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结合许昌市实际,我们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结构深度调整,确保质量效益共同提高。 抓住国家实施优势产业布局的机遇,在稳定总量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按照区位优势和禀赋条件,加快推进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农业生产的产品空间集聚度和产业升级整合度,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带(群),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继续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加快发展规模养殖、特种养殖,积极发展优质羊、牛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生产综合效益;拓展农业自身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重点支持粮油等大宗农产品高产创建和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标准化产业园区、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努力实现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品牌化销售,既要稳定产量,更要提高品质,尤其提高安全质量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把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融入到二、三产业之中,实现高度融合、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发展效益。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健全和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抗灾能力。要按照“科学规划、综合配套、稳定面积、规模经营、集中投入、主攻单产”的原则,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即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建设工程,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尤其要以50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借助优势,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是倡导循环发展模式,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要改变目前“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粗放生产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尤其要重点发展多元复合生态农业、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及种、养、加一体化等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为重点,强力推进“千场百区标准化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通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禁烧,防止土壤退化、肥力下降,持续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加强农田生态保护和小流域治理等措施,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坚决遏制农业资源环境恶化势头。
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通过广泛利用现代科技和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增加科研经费,引进科研人才,改善农业科研条件,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重点在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储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健全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科技人才下乡、包村、入户工程,充分发挥科协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强化科技培训,以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养殖大户等为重点,以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搞好信息服务,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建立以农村党员教育网、农业信息网等为基础的“三农综合信息网”,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五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转变农业生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化经营更好更快发展。 首先, 要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进一步完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做大做强“众品”、天和农业、世纪香食用菌、质源豆制品、禹州思源实业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选择长葛豫星农业和卓宇星阳蜂产品、禹州森源本草中药材、鄢陵龙程辣椒等企业或集群作为重点培植对象,加大培育力度,使其尽快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农业龙头企业群体规模,增强对农业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第二, 要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认真落实中央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改革措施,推动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机制条件。 第三, 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能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使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保证。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关于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谋划。城市和乡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它们需要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仅仅依靠城市的辐射或城镇化的拉动,而忽视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更容易导致农业的萎缩并引发“城市病”。因此,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首先, 要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30个中心镇发展步伐,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认真落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各项政策措施。 其次, 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要“适应农村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新趋势,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协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总抓手,因地因时因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支持发展景观、休闲、观光旅游等新型农村服务业,加强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 第三, 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促进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共享;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社、邮政系统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参与农技推广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经济活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动金融资源持续倾斜“三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
七是注重利用市场资源,培植现代农业新增长点。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和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国际间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趋势。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化的大背景下去谋划、去实施。 第一、 要放眼世界,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认真落实国家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调控政策,在适当进口国内紧缺的资源性农产品前提下,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实现国内外资源有效配置、市场统筹利用,既保障农产品供给,又保护农业产业发展,既促进农民增收,又维护农民权益。当前,许昌市要仅仅抓住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和农产品贸易,努力培育实力雄厚、跨国经营的大型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二、 要立足省内,强化农业市场意识。近年来,许昌市外向型农业得到了一定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但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双重压力,农业生产要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窠臼,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树立起“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意识,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业特色优势,借助紧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地利”条件和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成立的重要平台,积极实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省外、境外建立种养基地和加工企业,走出一条“内建基地,外拓市场”的发展路子,全面提高全市现代农业的外向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