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发展为脱贫攻坚助力

28.04.2016  20:25
      淅川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第一移民大县”,为了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让全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淅川立足坡耕地资源优势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抓手,因村制宜选产业,因户施策定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推广绿色种养 发展生态农业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只有重视生态的建设,才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淅川县在产业扶贫中,引导群众发展竹柳、油茶、金银花、软籽石榴和玫瑰等特色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推广绿色种养、无公害生态栽培等生态农业技术。

        引进龙头企业,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连片发展茶园100亩以上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经济补助和苗木补贴,对获得国家级权威机构有机农产品认证、争创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或个人,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至50万元。机制活带来产业兴。近一年多来,已有50多家企业前来投资生态产业,全县20多万亩荒山荒坡及河滩地有了“主人”,披上绿装,6000多位农民成了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

        在大石桥乡,由丹江晟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竹柳种植基地悄然出现在丹江口水库的缓冲区内。乡党委书记范海明介绍,竹柳不怕淹,“水淹三个月都没事儿”。一方面它能吸收水和污泥中的有机质,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又是很好的造纸和板材原料。“关键是这个生态产业项目,给村里留守的劳动力增加了年超2万元的收入。”

        企业负责人宁天保说,由于基地不断扩大,附近村里的工人已不能满足需求。平时用工有300多人,现在在竹柳中间套种甘蓝,晴天用工可以达到700人,每人每天工资70元左右。

        短短几年,全县建成竹博园、泓森植物园等精品示范园17个,发展茶叶、竹柳、软籽石榴、核桃等高效生态农业26万亩,库区20万农民端上了“绿饭碗”。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3%,环丹江口水库森林覆盖率达51.4%。

        依托优势兴产业特色种植鼓腰包

        春暖花开,伏牛山区一片生机勃勃。毛堂乡南山坪村农民李同德在自己的坡地前,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账:“我家共11亩坡地,其中6亩蔬菜套种金银花,3亩栽软籽石榴。去年蔬菜套种金银花一项赚了6万元;软籽石榴赚了2.6万元。加上另外2亩绿茶的收入,家里进款超过10万元。”

        李同德生活的南山村,以前是“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得一锅。”李同德又是村里的贫困户,“当时除了打点粮食,全年收入就靠养的3头猪,最多挣3000元,有时穷得连种地所需的种子钱都要借。”

        10年前,淅川县探索生态产业扶贫,在南山坪村试种高山蔬菜。李同德在乡里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也种起了高山蔬菜,从此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不断培育优势产业。2011年,淅川县科技部门发现,原产信阳的绿茶在淅川县高山种植后,品质和口味极佳,且每公斤高山有机绿茶售价可达1200元以上。很快,在县里的扶持下,高山绿茶迅速在毛堂、西簧、寺湾等高海拔乡镇发展起来。产品不仅不愁销,而且效益高,亩均收入是种粮的8倍以上。

        2015年,淅川县高山茶叶、高山蔬菜、金银花、软籽石榴、竹柳等特色生态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12元。

        精准滴灌致富苗扶贫扶到每一户

        对贫困户精准识别以后,淅川县改变了以往“摊大饼”、“撒胡椒面”输血扶贫的做法:由贫困户“点菜”,政府“下厨”,针对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培育造血功能和扶智上下功夫,因户施策,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做到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

        记者来到西簧乡泉源村采访,看到贫困户王春明正在自家大棚里采摘食用菌。“农闲不闲,家里赚钱。要感谢帮我脱贫的人啊!”面对记者的采访,老王高兴地说。

        老王一家三口人,大儿子在外读大学,小儿子2005年因车祸造成身体残疾,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困难时刻“好亲戚”纷纷上门。县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宏照入户走访,制定了脱贫计划:首先依托正在修建的332省道,打通老王家的农产品运输通道,免费向他发放1000包食用菌,并对他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另外,还给他发放10头仔猪。

        “我家的食用菌即将上市,大概能有3万多元收入。听说接下来还要发放花椒苗和鸡苗,我已经做好了栽种和养殖准备。”谈起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老王充满感激。

        发放仔猪860头、鸡苗9500只、食用菌1.3万包,发展花椒750亩、桃园360亩……如今,泉源村337户家家都有了脱贫计划,并一步步付诸行动。

        据介绍,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淅川县共组织2000多名县乡干部对贫困户结对帮扶,基本实现每个贫困村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一个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