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文化空间的“语言腐化”

31.12.2015  19:38

2015岁末,各种“盘点”悉数登场。“盘点”有检查、清点的意思,当然也有清算、反思的深意。我们想“盘点”的是网络上野草一样生长的各种不雅语言。因为,我们更担忧的深层问题是:语言腐化是否会带来思维腐化?

这些年,许多格调低下、品位不高的语言粉墨出场。在人民网舆情研究室发布的《网络低俗粗鄙语言报告》中,“屌丝”“尼玛”“逼格”“你妹”“装逼”“妈蛋”“跪舔”“蛋疼”等不雅语言赫然在列。其实,诸如“屌丝”、“逼格”、“撕逼”等语言都脱胎于某种低端甚至粗俗的欲望结构和想象体系。为什么曾经难以启齿的语言,如今却堂而皇之地流行起来?

总体来看,网络不雅语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情绪宣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三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自我表达。显然,网络语言日趋腐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些年轻人的个性语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站在公共利益与语言责任上讲,这些不雅语言无关乎价值观,更无关乎人文内涵,反倒传递的是一种消极的、退缩的、丑陋的、玩世不恭的观念形态。可见,语言腐化的直接后果是,网络社会不仅少了一些节制和斯文,更少了一些公共担当和价值承诺。

美国认知心理学者博格迪特斯基在《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一书中指出,语言决定人们的世界观。这句话的现实理解是:如果我们习惯于使用不雅语言,那我们的思维和价值势必遭遇不雅语言的绑架、支配和腐化。

语言一旦腐化,自我认知的连续性和一体感就被破坏了,人们很容易陷入“认同的困境”。过往的殖民历史反复告诉我们,支配并奴化一个民族,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浸淫、腐蚀和篡改其语言系统。当年,在北尼日利亚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并非推行英语,而是沿用当地的豪萨语,但却对豪萨语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其结果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式”的思维方式在被“改造”的本土语言系统中悄然生长。

常言道,言为心声。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注定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格调和价值境界。当年轻人甚至白领阶层放下身段理直气壮地喊出“我是屌丝”时,现实总是迫使我们隐隐地联想到多年前网络上那句熟悉的“我是脑残,咋了”。此情此景,阿Q式的自我沉沦与自甘下流,拿任性当个性,既犬儒又虚无,何等相似的画面!

其实,反观今天的网络语言环境,不雅语言的泛滥已经成为网络戾气的一个微妙注解。要知道,不雅语言裹挟的是一种抵触一切、消解一切、否定一切的摧毁力量。这种摧毁力量,势必影响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尤其是涂抹甚至改写我们时代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是坚决抵制不雅语言及其深层的消极状态、游戏心态和傲慢姿态。

网络不雅语言催生了语言腐化,拉低了网络生态格调,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语言“雾霾”。2015年8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记协联合发布《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倡议书》,号召新闻媒体和网站负起主体责任,净化语言传播环境。2015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称“网络不雅语言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抵制并治理网络不雅语言,这不仅是网络语言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更是保卫我们思维免受腐化的文化战略。首先,媒体和公众要强化“语言责任”意识,深刻意识到语言腐化对于思维腐化的重要影响;其次,网络监管部门要启动必要的审查机制,对于那些明显携带恶意中伤、人身攻击、网络谩骂、玩世不恭的语言行为要加强审查和把关;最后,政府、媒体和公众人物要加强正面的舆论疏导和价值引领,为整个网络生态注入理性,注入建设性。

此外,不得不承认,许多网络不雅语言是某种社会负面情绪在虚拟空间的替代性释放,更多的是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信任危机的极端反映。因此,治理网络不雅语言,不能回避当下中国的社会心态及其深层的社会问题,而这恰恰是治理网络语言环境需要同步跟进的国家治理命题。(刘涛)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