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物屡禁不止 国博青铜器边角被摸得发亮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在迎来大批游客的同时还迎来了以文明引导员身份出现的60名在校大学生。
“让文明引导员引导游客我们酝酿已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博物馆了解到,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原本冷清的博物馆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国家博物馆等馆藏丰富的博物馆,更是常常出现参观者门前排长队的情况。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同时,不文明现象也日益突出,成为博物馆管理方面的一大难题。
随意触摸珍贵文物、大声喧哗影响参观秩序、用闪光灯拍照……昨天上午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文明引导员和工作人员就发现了近百起不文明现象,虽然大多数不文明行为在志愿者的提示之后都得到了改正,但公众文明参观意识的缺乏,仍给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文明现象一:随意触摸展品
在《古代文明》展区,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大部分展品都被围在了玻璃罩里。为数不多的几件没有玻璃罩的展品,都难逃参观者的“毒手”。
“请不要触摸展品!”在一块“双凤麒麟纹石雕”前,两位参观者围着石雕看了许久,在将下方摆着的说明牌与文物本身进行了仔细对照后,其中一位突然伸手向石雕摸去。旁边的文明引导员眼疾手快,及时制止了这一行为。
不远处摆放的“安济桥石栏板”也同样险遭“毒手”。石栏板上,两条互相缠绕的龙雕栩栩如生,引得不少参观者忍不住想要伸手触摸。文明引导员只好对它进行特殊照顾,近距离“盯梢”。“好多人都忍不住要伸手去摸,已经提醒过好多遍啦。”文明引导说。
据了解,以前很多文物都没有用玻璃罩罩起来,可以让参观者近距离观看。但由于被摸的次数太多,一些青铜器的边角甚至已经发亮,近两年来,不得已国博才将这些文物陆续用玻璃罩罩了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
不文明现象二:乱用闪光灯
尽管每个展厅里都有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提示,几乎每个展品旁也都有相应的标识,但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仍不时有强光闪过。
“现在比以前情况好了一些,但还是会有人使用闪光灯。我们只能在展厅里巡视时,不停地对带着相机和手机的参观者进行口头提醒。”工作人员说,闪光灯和红外对焦系统会对文物的光泽和色彩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不利于书画文物的保存,但仍有一些参观者对提示牌视而不见,乱用闪光灯。
不文明现象三: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大厅里,随处可以看到小朋友嬉笑打闹的身影。在与小伙伴的追逐中,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姑娘不小心摔倒,随即哇哇大哭起来;在《复兴之路》展区,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正举着手机打电话,尽管展厅里参观者人数众多,但她的声音十分清晰:“你们在哪里?还在楼上……”油画《开国大典》前,几位老人面红耳赤,用浓重的南方口音大声争论着,由于他们驻足许久,后面的观众只好匆匆扫一眼油画就离去。
“带孩子来参观的游客很多,孩子喜欢四处跑动,很容易碰撞到展柜。”一位工作人员说。
不文明现象四:将公共场所当做休息区
快到中午时分,进入国博的参观者中多了一些团队游客。与其他参观者不同,他们进入博物馆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进入展厅参观,而是先找休息椅坐下,从包里拿出水、面包等食物,旁若无人地大嚼大咽。一些人甚至连椅子都懒得找,直接席地而坐,靠在墙上打起盹来。
“中午和下午的时候,很多在天安门广场走累了的游客,都涌入国博,大多数都是在这里歇歇脚,在大厅里拍几张照片就出去了,真正进入展厅里去参观的人并不多。”工作人员说。
专家说法
实现文明参观要有制度也要提高素质
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常瑞卿认为,引导观众文明参观需要从制度建立和素质提升方面双管齐下。对文物本身,博物馆应该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加盖玻璃罩等,并通过竖立不能大声喧哗、禁止吸烟、禁用闪光灯等标识,以及工作人员的时时纠正,引导观众文明参观。但最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对文明参观的宣传,循序渐进地提高观众的个人素质,唤起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一些不文明行为,在别的公共场所可能仅仅反映个人素质的高低,对他人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博物馆里则不然。比如,大声喧哗会影响到他人的正常参观,而使用闪光灯则会对文物造成严重损坏。“越古老的文物,越娇嫩,它们都是不能再生的,一旦产生破坏,后果可能就是无法弥补的。”常瑞卿表示。
国外其实也存在不文明参观的现象,但是因为客流量相对较小,所以情况没有国内严重。近两年,一些国外博物馆通过发放纪念品等方式,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在参观过程中对游客进行文明约束。而国内博物馆由于参观者数量太大,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借鉴这种做法。
常瑞卿表示,这两年,随着社会各界对文明素质的关注不断加强,游客参观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已经少了很多,但想实现人人都能自觉文明参观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