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农机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上半年,襄城县农机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分解的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措施,狠抓重点,扎实做好“三夏”农机生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全县农机科技水平,实现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扎实做好“三夏”农机生产。上半年,全县共完成小麦机收面积68.9万亩,大豆、玉米机播面积40万亩。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048台,大中型拖拉机1275台,小型拖拉机7286台,秸秆还田机673台,麦草打捆机105台,旋耕灭茬机1036台,播种机2852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确保全县夏粮丰产丰收。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上半年,该县共争取上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0万元。按照《河南省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要求,优先满足补贴对象对玉米收获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深耕深松整地机械、花生收获机械和茎块挖掘机、植保机械的申购需求。对粮油烘干机、捡拾压捆机、压捆机、免耕播种机、深耕犁、深松机、耕整机实行敞开补贴。按政策要求合理控制小麦联合收割机补贴资金。截止目前,已补贴小麦收割机52台、玉米收获机22台、植保机械11台、麦草打捆机46台、拖拉机83台。
三、提高农机作业信息化水平。免费为全县240台收割机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小麦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在参加全县及跨区机收作业时,可及时得到服务中心提供作业区的天气预报、加油站、维修网点等信息;遭遇意外事件需要援助时,驾驶员可通过一键按钮向服务中心告警求助。农机部门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每台作业机车的位置、作业进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合理调配机车,发送当地天气、农机作业和作物成熟等信息。
四、加快农机科技创新。继续加大玉米、花生、薯类收获机及其机收技术的宣传力度,力争玉米机收率达到80%,红薯机收率达到30%,花生机收率达到20%。继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机具,青贮、深松深耕和高效植保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