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实施“800”行动计划打造工业升级版
2016年,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凝心聚力、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争创一流”工作总要求,站位焦作工业实际,认真谋划年度重点工作,提出了以推动六大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支持100户重点企业发展、推进100个重点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培育100家两化融合企业、扶持100家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帮助解决100个困难企业实际问题、推进100家企业股份制改造、开展100项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提升100户企业家综合能力素质”的工业转型升级80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着力打造新常态下焦作工业转型升级版。
一、突出重点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6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铝工业、煤炭能源、轻工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是建立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产业、市直部门帮扶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谋划安排部署,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完善全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将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工程,以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100户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筛选确定年度“双50企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三是重点推进建设100个新建和改扩建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设立先进制造业基金5亿元、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2.5亿元,强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四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开展企业品牌培育工程和“质量标杆”活动,全面推广先进管理方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着力稳定工业增长,提升工业质量效益。一是推动市政府研究出台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支持意见,围绕产业集群、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重大扶持政策。二是强化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建立完善一套全新工业企业数据采集系统,提高工业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应对工业运行保障。三是努力开拓市场扩大生产。突出“四项对接”,突出惠企政策落实,破瓶颈解难题。四是帮扶重点行业解困突围。针对目前面临困难较大的铝工业、煤炭能源、煤盐联合化工等传统行业,开展专题帮扶,促其解困突围。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培育100家两化深度融合企业,重点推进30家骨干企业全面信息化、70家中小企业生产自动化。加快培育“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等领域开展20户智能工厂试点。二是强力实施“十大建设”信息化专项行动计划,全力推进重大信息化项目;重点推进浪潮“焦作云计算中心”等五大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三是搭建“互联网+工业企业”数据信息系统,整合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电力等部门数据,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平台数据共享联动机制,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建立完善“互联网+”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体系,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市场,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四、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以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为重点,扶持100家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力争培育100家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加强小微创业基地建设。二是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三有”企业,提供好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相关政策落实,实施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创业创新政策落到实处。
五、注重企业服务效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实行“企业服务直通车”,完善企业服务的综合平台、热线平台、“焦作工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建立企业问题分级解决机制和“市长保运行”例会制度,实行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切实解决企业难题。二是以强化企业服务为重点,解决100个困难企业实际问题。深入推动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机制,引导县(市、区)自助搭建平台,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以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为重点,推进100家企业股份制改造,为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奠定基础。四是以破解企业资金难题为重点,开展100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设立技改“助保贷”资金池,强化“政银企”合作,壮大完善市级应急转贷平台,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着力化解处置工业企业担保链风险。五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重点,提升100户企业家综合能力素质。成立“焦作市企业家俱乐部”,实施“百户千人素质提升工程”,对本市100户企业、1000名企业家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六、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开放招商力度。一是突出信息收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重点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强化招商信息收集、目标企业拜访和洽谈等工作,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突出以商招商。突出本土企业招商主体,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工作。三是突出内外联动。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努力“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中、德两国工业城市对接,筹划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四是突出媒介招商。切实发挥9大工业行业协会优势,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七、突出“四个一批”,推动工业节能减排。一是推进城区工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完成35家城区企业污染整治任务。继续推动老城区企业外迁。二是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开展产能置换工作。三是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盘活企业资产,激发企业活力,妥善安置职工,防范社会及金融风险,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
八、严格煤炭监管,促进煤矿安全。一是履行煤炭行业监管职责,建立完善煤炭行业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谋划煤炭行业转型脱困工作。二是完善煤矿安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三是健全完善煤炭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工作体系、日常议事机制,规范煤炭市场有序经营秩序。同时,建设市清洁煤配送中心,推进散煤清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