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普银5亿无法兑付 有限合伙基金乱象丛生

17.06.2014  11:57

  本报记者 刘夏村

  北京东三环,京广中心。这座位于CBD核心区域高级写字楼内的电梯已经无法在35楼停留,连通往这一楼层的消防门也被紧锁。35楼正是深陷兑付危机的华融普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在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这里已被警方查封,该公司多位负责人被警方带走。

  在马路对面不远处的呼家楼派出所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华融普银公司非法集资案需要提交的材料》。不时有投资者前来登记。6月9日,一位派出所民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案件由经侦部门负责,对于最终是否定性为非法集资尚不清楚。

  “在这里登记的投资者很多,现在就有好几百了。”前述民警说。据此前报道,华融普银涉及大约2000名投资者。业内人士表示,华融普银是因为涉及资金巨大才被关注,而这仅是有限合伙基金兑付危机的冰山一角,层出不穷的兑付危机折射出有限合伙基金的诸多乱象。

  据业内保守估计,目前发行过私募有限合伙项目的基金管理公司(GP)超过1万家,且各类管理公司鱼龙混杂。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一些有限合伙基金中,存在着诸如项目夸大甚至“无中生有”,虚构抵押物价值,资金去向不清,利用飞单销售等种种乱象。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这些乱象暴露出当前在有限合伙领域中存在的监管缺失和诚信缺失,下一步,相关监管机构要压缩审批权,加强监管权,特别是事中、事后的监管,强化维权职责,提高失信成本。

  高速项目迟迟未能兑付 华融普银产品与出身遭质疑

  尽管早已过了华融普银承诺的最后兑付期限,但华融普银基金-中国城市建设山东高速项目(简称岚临高速项目)的投资者仍未拿到本息。相关文件显示,这一预计募集规模为5亿元的项目,将投向“由中城北方交通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山东岚临高速公路”,并于2014年3月14日兑付本息,但截至6月16日,本息仍未兑付。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募集的资金最终可能并未投向前述高速公路项目。

  “岚临高速项目”兑付危机亦让华融普银旗下其他项目的投资者亦参与到这场“讨债”行动中来。在由800多名投资者组成的QQ群里,投资者们从早到晚都在商讨应对之策,更有投资者定期“碰面”商讨相关事宜。

  王涛(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投资的“华融普银医疗产业基金——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在今年12月末才到期,但“山东岚临高速”项目兑付危机让他颇为担忧,并参与到行动中来。

  实际上,除了已经发生兑付危机的“岚临高速项目”外,华融普银发行的其他几只有限合伙基金亦因存在“问题”而被质疑。

  以王涛投资的这只计划总募资规模为9亿元的项目为例。在投资者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提供的一份《华融普银基金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基金招募说明书》中,“项目方简介”一栏有如下表述:“成都阜外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北京阜外医院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为发展建设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于2010年3月在成都市注册成立”,“北京阜外医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心血管病治疗医院,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是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依托,通过对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在成都投资建设……

  但2013年12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发表声明,称该院从未成立过“阜外医院·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并且从未许可、委托包括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在内的任何基金公司或机构募集资金,该声明提醒投资者勿相信此类传言,避免上当受骗。

  对此,华融普银则在其网站发布公告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国内医疗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导致部分潜在投资者误解其为“成都阜外国际医疗休闲小镇”投资建设方。而在投资者们看来,华融普银在这份招募说明书中就是夸大了项目背景,使他们认为该项目与北京阜外医院有关。

  此外,华融普银旗下的“新发地京西北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项目,该基金推介材料显示,其项目方为新发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据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新发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华融普银。显然,这相当于为自己的子公司融资。

  与此相比,王涛和其他投资者们眼下更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是谁的华融普银?

  在华融普银的官网上,至今仍挂着一份发布于2013年10月8日的《公告》。这份公告声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日前,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已被中房集团联合投资股份(中房联合集团)所属中房能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然而,5月27日,中房联合集团董事长赵安稳则对投资者表示,华融普银与中房联合集团并没有关系。这意味着华融普银或涉嫌虚造公司背景。在众多投资者看来,当初正是因为称背靠“中房联合集团”这棵大树,他们才愿意把钱投给华融普银,而中房联合集团前述负责人的表态则让项目兑付更显迷茫。

  夸大背景成常态 不乏“无中生有

  “华融普银是因为涉及资金巨大才被关注,实际上还有不少一两亿元规模的有限合伙基金也发生了兑付危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层出不穷的有限合伙基金兑付危机折射出该领域乱象重重。“这其中,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基金管理公司往往夸大项目背景。

  例如,日前被曝出兑付危机的一家有限合伙基金,亦被质疑夸大了项目背景。该基金此前对投资者表示,兑付资金来源之一即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企业债的方式斥资3亿元来保证兑付。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方面近日则对媒体表示,其深圳分公司从来没有与这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过产品,提供3亿元兜底资金的方案更属无稽之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