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三块地”改革的“六字决”

27.02.2018  11:21

 

推进‘三块地’改革工作,虞城县必须解决好土地经营管理控制、唤醒、提升问题。” 日前,县委书记朱东亚在虞城“三块地”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自全省开展“三块地”改革以来,得到了虞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研、多方座谈,广泛征求各乡镇干部职工和群众意见,县委书记朱东亚在与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幸生及部分乡镇、有关部门座谈时用“六字决”点出了虞城县的“三块地”改革精要。

解决好失控土地的控制问题。前些年,由于受政策资金等条件的制约,虞城县城镇土地的开发利用,多由社会资本独立投资运作。资本的逐利属性导致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其将诸多“包袱”甩给了党委政府,造成了部分问题楼盘的存在。开展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土地开发投资模式,加强城区和部分乡镇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土地的管理经营,建立“统一规划、统一谋算、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土地收储体系,创新“政府+公司”运作模式,在国有资产收益模式、授权投资模式上一定要有突破,牢牢控制土地一级市场。

加大土地收入力度,为城市提质和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资金。2017年完成商住用地交易和指标交易两项收入近8亿元。”虞城县国土资源局利用股股长史迎春说起城镇土地的改革问题头头是道,“2017年,虞城县以省市闲置土地整改为抓手,以解决问题楼盘为方向,化解存量空闲土地。对县城规划区的问题楼盘进行认真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楼盘17宗674亩。2016年12月23日,县委书记主持召开由县有关部门参加的四大家领导会议,专题研究问题楼盘问题,成立了专门领导组,形成了会议纪要,确定问题楼盘范围,出台了具体措施。目前,已经成功解决7宗,出让土地15宗,收取土地出让金4.0579亿元。通过解决问题楼盘,让很多群众拿到了房产,对生活重新燃起信心。

解决好“沉睡”土地的唤醒问题。虞城县乡村现存6.17万亩数量巨大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及工矿废弃地,这是一笔巨大的“沉睡”资产。唤醒这笔“沉睡”资产,打通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渠道,是乡村建设用地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要做活土地复垦整治这篇文章,灵活运用多种复垦方式,宜整村推进的整村复垦,宜部分复垦的部分拆除,宜保留的留存保护。

加大了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两年内整治用地指标6965亩,对土地综合整治、水工建设用地新增用地指标,收归县政府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报批增减持指标1888亩,交易指标1300余亩收入近2.5亿元,既保证了县城规划区建设用地报批指标需求,又为虞城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虞城县分管规划工作的副主任科员范永兴给我们算了笔细账。“同时,全省第一个创新水工用地治理模式,编制了《商丘市虞城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文本及说明》,得到了省厅和市局领导的认可。2017年整治耕地1000亩,以城乡增减挂钩用地上报至省国土资源厅获批,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又完成了国有水工建筑用地立项4000亩、集体水工建筑用地立项2000亩,最迟于今年5月份即可增加4000亩占补平衡指标。”说起这方面的成绩,范永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自己中了彩票一样高兴。

解决好低效土地的提升问题。最近这几年,由于部分粮食收购价格的逐渐放开,并且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生产效率低,农民种粮收益持续低位徘徊。开展农村耕地改革就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规模种植化种植水平,以土地提质增效为抓手,加强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植为引领,加快以耕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速度,让广大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地处虞城县北部黄河故道旁刘集乡新村,村民李红旗老汉:“河南懂菜农业给俺签了合同,一亩地给俺1000块,让俺不动脚底花6亩地就有6000块钱收入,比俺自个还划算。有时,他们地里忙了还优先叫俺到他地里去干活,每天还能拿60块的工钱,一个人一年下来也能干个2000多块钱。

近几年,虞城县国土局通过规划、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使虞城县耕地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土地成方连片,水泥路修到田间地头,水相通、渠成网、井遍地,旱能浇、涝能排、货能出,耕作条件非常良好,受到很多农业公司的青睐,像李红旗这样将地流转给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育苗大户的农户有6万来户,各类流转土地面积达36万亩,规模流转土地面积就有15万亩左右,逐步形成了黄河故道流转经营土地带、310国道流转经营土地带、203省道流转经营土地带的一横二纵的流转格局,并逐年向两侧深度延伸。流转土地后的农民不仅可以取得土地租金收入,还可在流转企业就地务工,一块土地取得两份收入。(李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