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子富山区

30.03.2017  17:43

      种菜不吃菜,专门卖种子,依靠种子脱贫致富,这是发生在王屋山下的“怪事”。3月28日,济源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济源市是目前我省唯一获得国家认定的蔬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洋葱杂交种子基地。蔬菜制种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济源地处太行山南麓,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农业贫困人口较多。这里纬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长达281天、日照超过1800小时、降雨567.9毫米,满足了蔬菜制种的气候条件。同时,太行山南麓和黄河为种子生产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屏障,这里有近10万亩土地适合蔬菜种子生产。在脱贫攻坚中,济源市把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实施富民增收工程作为产业脱贫的重点来抓,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小种子、大产业”的发展格局,让山区农民靠蔬菜种子鼓起腰包。

      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蔬菜制种企业,在济源市建设了6大制种基地,年产蔬菜种子120万公斤,带动大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王屋镇柏木洼村是个贫困村,原来一直是夏种小麦秋种玉米,农民收益不高。2008年,村子将全部土地流转给绿茵种苗公司,夏季种蔬菜卖种,秋季种西红柿,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村子在2015年脱贫摘帽。村党支部书记张树杰说:“过去也知道山区种粮食收益低,但不知道该种啥好,也不知道如何与市场对接。绿茵种苗进来后,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每亩地得到500元的流转费。按照企业的要求种蔬菜卖种子,农民也不用考虑市场了。卖完蔬菜种子,村民可以自主决定秋季种什么,又多了一季收入。有了这一举多得的产业,贫困户咋会不脱贫呢。”55岁的王建庄自2010年开始种蔬菜种子,去年的纯收入有2万多元,他家的住房也由过去的小土房变成了红砖瓦房。他逢人就说:“别看种子小,却是致富的‘金元宝’。”

      如今,济源市拥有蔬菜制种面积3.2万亩,分布在205个行政村,涉及1.1万农户,蔬菜种子年产值高达1.98亿元,出口额达3900万元。种子生产也从单一的白菜种子,发展到甘蓝、萝卜、洋葱等30余类、400多个品种。济源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未来将以建设国家级蔬菜种子生产基地为契机,规划到2020年蔬菜制种面积达5万亩,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扶贫开发提供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