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莫迪亚诺与法国的“法奸”电影
莫迪亚诺在法国早已是公认的优秀作家,曾获得法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奖。法国是文学大国,许多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与其他法国作家的不同是,莫迪亚诺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
可能因为他的母亲路易莎·科尔潘是一位演员,莫迪亚诺从小就喜爱电影,并且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剧本创作,他曾在智利著名导演拉乌尔·鲁兹的电影《犯罪谱系》中扮演过主要角色。1999年,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委成员,就在这一年,姜文的《鬼子来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和杨德昌的《一一》三部华语电影获奖,因此莫迪亚诺也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小伯乐。
除了写小说,他还与法国著名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合作撰写了法国女演员弗朗索瓦丝·朵列的传记。弗朗索瓦丝·朵列是德纳芙的妹妹,朵列出道比德纳芙更早,曾是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的爱侣,结果在25岁时不幸在车祸中英年早逝,莫迪亚诺与德纳芙共同撰写了她的回忆录。然而,莫迪亚诺在电影界最为有名的却是法国电影史上争议最大的电影:路易·马勒导演的《拉孔布·吕西安》。在电影史上,有很多导演“流亡”到法国,却很少有法国导演“流亡”到国外,这部电影就成了特例。法国人当年对《拉孔布·吕西安》的谩骂和抨击,让导演路易·马勒不得不离开法国,远赴美国生活了12年。那么,莫迪亚诺的这部电影到底写了什么,才让对艺术格外宽容的法国人如此耿耿于怀呢?
影片讲述了二战法国被占时期,一位法国少年拉孔布·吕西安成为盖世太保的故事。这位十七岁的乡村少年,出卖抵抗运动组织,加入秘密警察,帮助德国盖世太保逮捕、镇压和折磨法国地下党,压榨犹太人。他享受着政治特权带给他的好处,又无法抵挡对犹太女孩弗朗斯的爱情,最后选择带着爱人隐居乡间。简单地说,《拉孔布·吕西安》是一部“法奸电影”。与中国抗日电影中的“汉奸”形象一样,“法奸”在法国电影中一直是反面的“定型人物”,被主流意识形态模式化的“扁平人物”。而莫迪亚诺则从这个少年身上,展现出“法奸”在人性上的复杂和多变,以及在变节行为背后的暧昧动机。莫迪亚诺想说:法奸并非那些看上去与盖世太保一样的大凶大恶之徒,而是稚嫩、白净,甚至有点木讷、希望获得爱和荣誉的少年,他没有什么文化,或许不知道这种行为会把他送上历史的耻辱柱,而仅仅是觉得这样做很了不起。
“法奸”很少在电影中成为主角,而这种试图从原始欲望的角度为“法奸”辩护的做法,当时是无法被法国人接受的,加之被占领时期是法国历史上难以启齿的耻辱,所以这部电影不仅违背了主流意识形态,也格外刺激法国人的尊严,上映后遭到了几乎所有法国媒体的批评和抨击,《世界报》、《解放报》等主流报刊纷纷发表批评文章。然而十多年后,人们渐渐认为这部电影在剖析法国历史和国民性方面,是部难以超越的杰作。法国人在戛纳电影节上公开向路易·马勒和莫迪亚诺致歉。
今天看来,莫迪亚诺冷静地塑造了一个性格极为复杂的“法奸”。像影片中的犹太裁缝奥尔纳说的那样,莫迪亚诺让观众对这个残忍、卑鄙、无知、粗鲁的小纳粹“无法产生彻底的仇恨”,更难以产生怜悯。拉孔布·吕西安的行为完全不受其身份和历史定律所控制,也不符合善恶因果的常见动机,善与恶、脆弱与强悍、温柔与残忍、正义与反动、幼稚与奸猾这些对立的性格特征,不断在这个人物身上变化,相互转化。在影片结尾,他杀死了德国士兵,带着他迷恋的犹太少女弗朗丝和她的祖母逃走,这个唯一能从正面赋予让他洗清罪名的场景,也被处理得格外平淡,仿佛完全来自他本性的某种偶然,而不是民族、道德、精神上的救赎和忏悔。这个人物主要得益于莫迪亚诺对二战时期法国人的观察,他不想为二战结束后那些被处决的“法奸”们平反,而是像影片中那条无辜的斑点狗和随波逐流的小明星,把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从堂而皇之的历史罪名中解脱出来。
曾有人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大批特批这部电影,事实并非如此。1974年,法国《电影手册》杂志针对当时引起争议的历史片,对福柯做了长篇访谈,访谈中谈到了《拉孔布·吕西安》。福柯认为《拉孔布·吕西安》最深刻的地方在于让我们看到了纳粹在权力运作中最可怕的一面,即把一部分权力交给大众和普通人,使其成为纳粹权力的执行人。福柯说,这些普通人的确能够出卖自己的邻居,然后心安理得地占有邻居的房子和财产。从某种角度看,福柯认为《拉孔布·吕西安》是非常深刻的反思纳粹的历史作品。
对于法国人来说,二战被占时期是一段敏感而脆弱的历史,这不仅包含着战败的屈辱,还有普通法国人对纳粹的容忍和配合,这些“平庸的恶”因细微和琐碎而很少在文学和电影中被放大,描写这个时期的小说和电影,多以描述戴高乐将军为代表的抵抗运动和正面战场的经历为主,对被占区真实的人和生活则闭口不谈。莫迪亚诺恰恰对这段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小说揭开了这块历史伤疤,敢于面对普通法国人在历史缝隙中的屈从、懦弱、自私和共谋,这些深刻的描述成为当代法国文学中不可磨灭的风景,也在银幕上展现出历史的另一面。2003年,他与导演让-保罗·哈伯诺合作的《一路顺风》也描写了这个历史时期,影片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李洋,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