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京城六百年
店堂内靠墙是贴满药名的小抽屉,靠窗的桌旁坐着老中医,间或有病人来请脉开药,穿长衫的伙计拿着戥子,一样儿一样儿地照方抓药。这是读者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场景,也是北京商业至今还保留着的“活化石”,只不过穿长衫的伙计换成了穿白大褂的店员。
这就是延续六百年的北京老药铺。
药铺多为中医大夫开设,大都有个“堂号”,大一些的药铺前店后厂,加工丸、散、膏、丹,用独家秘方和制剂给病人看病。从明代起,北京成为了中医药业的中心,药铺多时曾超过百家。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万全堂在清代并称为京城四大中药铺。在繁华的东四十字路口至今还有一家老药铺永安堂,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近六百年。当年老北京曾有“内永安、外同仁”之说,“外同仁”指前门外的同仁堂,“内永安”就是指当时位于内城东四牌楼的永安堂。
中药铺抓药程序严格,生客熟客一律拦在柜台以外,保证伙计能够平心静气地抓药。负责抓药的伙计将药方展平,用镇尺压好,然后在柜台上铺好包装纸,用戥子称好药后,要请另一位师傅按药方依次核对,无误后方可包上。药包的包装纸上印有堂名、地址、经营内容等等。
同仁堂名满中外,如今几乎成了中药的代名词。同仁堂药店遍布京城,国内外大城市也能看见其身影,追根寻源,是大栅栏街上开设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的同仁堂老药店。
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家,明永乐初年由宁波来到北京。乐良才是一位走街串巷行医卖药的铃医,手摇串铃,行医卖药。自乐良才之后,乐家子孙皆为铃医,直到乐显扬当上了清太医院吏目,才结束了祖传的铃医生涯。乐显扬于1669年(康熙八年)创办了同仁堂药室。乐显扬第三子乐凤鸣1702年在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著名训条。
由于配售药品疗效显著,声誉与日俱增,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从此独办官药188年,确立了在中医药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原坐落在宣武门外菜市口的鹤年堂,是一家明代开业的老药铺,据说老北京有这么句老话:“买成药,丸、散、膏、丹,到同仁堂;抓汤药,还是鹤年堂讲究。”“汤药”就是汤剂饮片。传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金石古文字学家王懿荣患病,大夫开的处方中有味药叫“龙骨”。家里人从鹤年堂将药抓回来后,王懿荣打开药包查看,无意中发现“龙骨”上刻着类似篆文的文字,他感觉到“龙骨”上的道道划划都有一定的规律,很像某种古文字,于是派人去鹤年堂将这种“龙骨”全买了回来。经仔细比对,终于断定这是古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这样在药铺被发现了。
(同轩)
(本版老照片得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南文化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