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隆重举行
10.04.2017 11:02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诚邀四海宾朋,共襄河南发展。4月6日上午9点40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省长陈润儿、常务副省长翁杰明、副省长徐济超等出席会议。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是自创区获批以来,我省举办的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推介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聚焦“三区一群”国家战略,宣传展示自创区的创新优势和发展潜力,不断扩大自创区影响力,广泛汇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加快自创区建设步伐,引领带动全省创新发展。
副省长徐济超致辞
推介会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基本情况介绍及政策发布;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郑州、洛阳、新乡等18个省辖市与相关单位将进行现场签约。
推介会吸引了外宾参加
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白俄罗斯、以色列、波兰、俄罗斯、瑞士等驻华使节出席会议。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清华大学等高校、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等企业负责同志,我省省直有关部门、省辖市、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国家高新区、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推介会发布技术需求245项
4月6日上午,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军对自创区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发布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
赵建军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引领、辐射和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排头兵”。这里交通区位优越,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集聚,拥有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中央驻豫科研机构,集聚了全省55%的高新技术企业、45%的上市公司、3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76%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的47%,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省的66.4%。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制定了30条具有突破性、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从财税、金融、土地、体制机制等方面给予示范区全方位政策支持,郑洛新三市也分别出台了配套政策。目前,示范区建设已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在推介会上,重点围绕我省亟需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对接,发布了8个领域共245项技术需求,其中高端装备58项、生物医药32项、新一代信息技术25项、新能源5项、新能源汽车5项、新材料56项、现代农业35项、节能环保29项,展示了自创区建设的巨大创新需求。
当天下午,郑洛新三市还将举办专题推介和项目对接活动,其中,郑州市主要在行业机器人技术、装备伺服控制系统、大数据管理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抗病毒新药研发等方面;洛阳市主要在多晶硅生产应用、太阳能电池技术应用、动物疫苗开发、军转民用相关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新乡市主要在新型电池材料、育种及生态农业技术、光电信息和通信技术等方面发布技术需求。
◆签约33项签约金额1420亿元
4月6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获得丰硕成果。当天,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郑州、洛阳、新乡等18个省辖市分别与相关单位现场签约33项,签约金额达到了1420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具有五大特点:合作领域宽,签约项目的领域既涉及急需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又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既有民生项目,也有主导产业项目。合作起点高,有很多合作项目涉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而且是全链条的合作。合作方式多样,既有在豫设立研发机构,也有建立技术转移机构,还有开展长期科技合作的。合作方主体多元,既有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顶尖高校,也有军工口院所和企业,还有金融机构。突显军民融合,河南省政府与多家国字号军工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合作的方向、领域瞄准了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这些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极大的促进我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赵戈
本文来源: 社会科学院
10.04.2017 11:02
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图为省残联举行全省残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残疾人联合会
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现场会在三门峡召开
图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暨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