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郑州一白领当村官 3年全村基本脱贫

17.07.2018  12:10

河南商报记者 周坤锋/文 受访者/图

中牟安庄村曾经是市定贫困村,2014年贫困户306户,1269人,贫困发生率为86.92%。

三年前,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开始派遣驻村书记进行帮扶。 经过努力,截至2018年上半年,该村识别确定贫困户1户、5人,村里人几乎都走上了脱贫之路的康庄大道。

【事例】 贫困户成了小老板

盛夏时节,龙龙餐馆主人彭小强正在接待客人。虽然满脸大汗,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每个月挣个五六千不成问题。”

就在两年前,彭小强还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如何脱贫致富,彭小强很迷茫,村、镇干部热心帮扶,自己也有奋斗意愿,但是干什么,却让他犯起了愁。

多次和家人一起商量,儿子彭龙龙说:“我们村紧邻雁鸣大道及107国道,来往人流量,可以看看在家门口干点啥。” 这话给了彭小强很大的启发,在“精准脱贫”期间,他和儿子都参加了厨师、面点等技能的多种就业培训,目前正好学以致用。

有了思路,缺资金,拿什么干?他把困难告诉了驻村书记,经过准备材料,逐级申报,最后为他争取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 就这样,凭借这5万元的贴息贷款,彭小强找了饭店房子,购齐各种所需厨具、空调、桌椅等,办起了饭店。

开业前,彭小强和儿子到其它饭店吃菜品、尝味道、学做法,在结合多家味道后调整自家制作方法和口味,形成了既迎合大众又不失农家特色的地锅菜。

如今,彭小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今年,我计划再丰富一下菜品,把饭店办出特色的同时提高档次,吸引更多的人。”

【过往】 300多户村民,大部分都戴穷帽

安庄村位于中牟万滩镇,这个黄河滩区的村庄,几乎处于不与外人往来的状态。

唯一的小学也是破旧不堪,教师调离、学生流失。 “一到晚上漆黑一片,从村里的街道上走一遭,回去你就得刷鞋。”

村貌无比破落、村民的情绪低落……

村域范围以泛流平坦地、洼地池塘、黄河滩地地貌特征为主,村里主导产业为种植业,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蒜为主。

2014年,安庄村有贫困户306户,126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86.92%。 和彭小强一样,村民都有一颗脱贫致富的心,却不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发展】 综合扶贫,才能授人以渔

从李金东到现在的唐明明,郑州市规划局派往安庄的两任驻村书记,都以扎实为本。

从去年驻村后,唐明明迅速换快角色,熟悉农村工作,从城市白领到农村村官,他很快融入到扶贫工作中,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再次入户,进一步修改完善帮扶措施,确保了帮扶成效。

积极搞好就业扶贫,为村民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信息登记、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唐明明通过广播、公告栏、印制文件、多媒体教育宣传等,耐心细致讲解扶贫政策,在全村积极营造巩固脱贫氛围,激发群众致富内在动力,改变观念,主动作为。 利用新建道路交通优势,唐明明带领村民发展观光采摘农业,有果园有鱼塘,提吸引了不少郑州市、中牟县及周边城镇居民前来观光游玩。

村委带领村民还在安庄村南集体土地上建设高效日光温室,开展温室租赁业务。仅草莓种植一项,一个温室每年可收入3到4万元,扣除生产性支出等,每个温室净收益1到2万元左右。

除了建设休闲垂钓、农家餐饮等项目外,他们还探索了“互联网+”、农村电商等平台运作,引导培育这方面的人才。搭建网络营销平台,鼓励贫困户、农村青年发展电子商务。

如今的安庄,已经与穷字彻底分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一切,都与我们的驻村书记分不开。”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