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让更多农民分享“成才红利”
职业教育是农民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现实途径。由于受城乡诸多差异影响,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来自农村,而其中的中职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又因其涉农人数大、国家政策财政支持力度强、就业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而成为大多农村孩子职业教育的一个首选,也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重点。以技工学校为例,2013年我国技工学校共有在校生386.6万人,其中70%即270万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首次大发展始于2007年,因为从当年开始国家层面实行了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到目前,中职学校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免除了学费,还有约20%的学生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同时,高等职业学校也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近些年来,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于90%,每年约有500万农村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了到城镇就业。《决定》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向农倾斜的精神,这对农民和农民工来说是个福音,同时也是“让人人都有出彩人生”的制度保障。
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再成长和再发展提供了可能。以往的职业教育理论上并没有堵住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不够、高等院校里缺乏可直接选择的对口专业等原因,降低了学生继续提升的成功率。但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角度考虑,全面贯通这个通道是十分必要的。未来,我国将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余所高校提出了由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试点申请。教育部方面表示,转型可以是大部分专业,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同时,国家层面还正在制定职业教育扩至本科的政策,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从高中和大专拓展到包括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
职业教育向农倾斜不仅是惠农之举,更是强国之政。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拥有足够数量的产业工人队伍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以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业技能人才,其人才类型覆盖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从国家教育层面,未来我国要将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放在中职教育上。最近3年,高职教育使近850万户家庭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中职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对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考不上大学的一种无奈选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个人成长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说2007年我国开始大发展的是职业教育的话,从现在开始的再次发展的职业教育则在前面加了“现代”二字,“现代”的含义包括许多方面,但惠农、强国、继续教育、终身发展无疑是其最闪亮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