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莫被保健品“套牢”

13.03.2015  12:11

  时下,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并不鲜见,甚至有些老年人很痴迷,有的把全部退休金都用上了,还有的花光了毕生积蓄。一些老年人所以对保健品情有独钟,无非是出自延年益寿的考量,但更主要的是与保健品公司及其销售人员的营销攻势有关。保健品公司营销手段之一是举办“专家讲座”。通过街头散发传单,吸引老年人到公司、酒店或社区听“专家讲座”。“专家”针对老年人容易患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地传授“保健知识”,并宣传他们的保健品有益健康,甚至能够“包治百病”,让老年年人信以为真。手段之二是施以“小恩小惠”。保健品公司采取组织免费旅游、提供免费盒饭、赠送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拉老人“下水”。老年人因得到好处抹不开面子,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走上购买保健品之路。手段之三是发动“亲情攻势”。保健品公司销售人员多为年轻人,被公司调教得十分乖巧,常常把“爷爷”、“奶奶”挂在嘴边,客户有病还会拎着点心水果前去看望,令老年人颇感温馨,感动之余便以购买保健品加以“回报”。被保健品“套牢”的很多老年人就是如此。姑娘、小伙子天天喊他“爸”,还把他捧为“专家”,公司有活动请他当“顾问”,组织比赛让他当“评委”,这使他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大把大把地掏钱带头购买保健品。

  怎样避免老年人被保健品“套牢”?首先,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使老年人明确: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保健品本质上仍属于食品,对治疗疾病仅有辅助效果,不要轻信所谓的“药到病除”、“治愈率为99%”、“一个疗程就见效”等虚假夸大宣传。要延年益寿、保持身体健康,应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身体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有病要去看医生,不能靠吃保健品。其次,引导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时要保持理性。在选购保健食品要根据需要适量购买,现吃现买,不要贪图便宜,被商家促销手段所忽悠而大量购买。还要掌握辨别保健品知识,认准“健字”、“准字”号、外包装盒上印有的天蓝色草帽标志和标志下方的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此外,要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保健产品的质量监督,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对搞虚假宣传和欺骗活动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其中包括对保健品市场的整治。只有让保健品市场走上规范的轨道,加之对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老年人才不会倾其所有去购买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