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老师平台跟谁学:破解教育O2O五大误区
因为实战,所以权威。对行业拥有真正话语权的,往往是那些战斗在一线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团队。做行业分析,我们常常喜欢找一些标杆,比如谈互联网,我们会想到BAT;谈租车,我们会想到滴滴打车;谈团购,我们会想到美团和大众点评;谈房地产,我们会想到万达……
而在教育020领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跟谁学。
想到跟谁学,是因为它在创立6个月的时候,就拿下了史上最大的5000万美金A轮融资,而且一路火箭速度狂飙发展,短短一年时间轻轻松松入驻30万老师、3万机构,让行业内外叹为观止。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一个所有人看起来“极其恶劣凶险”的大环境下取得的。
从去年到今年,教育020领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然而,正当业界欣喜若狂时,多个教育020企业纷纷倒闭,有人更是列出一长串“死亡名单”,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人傻钱多论”、“危机论”、“泡沫论”、“伪命题论”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跟谁学能一路高歌猛进,全线飘红,究竟是何故?笔者认为,跟谁学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成功破解了教育O2O的五大误区。
一、跟谁学不颠覆,只连接
常常有一些O2O创业者狂喊颠覆某大机构的口号,可往往没几个月就把自己给颠覆了。
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定义跟谁学为“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既然是找好老师,就要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来连接老师、机构和学生。因此,对于传统机构而言,跟谁学不但不是终结者,反而是帮助他们连接生源的好平台,是共生共赢的“正面角色”。
二、跟谁学不是中介,而是去中介
许多O2O平台把自己错误地定位为中介的角色,以收取用户的佣金作为盈利的最主要来源,这样必死无疑!
试看,跟谁学入驻30万老师、3万机构,还没收过任何费用,它充分发挥互联网连通一切的优势,去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学生和教师直接放在一起,去中介化,大势所趋。
三、跟谁学专注用户体验,不是老师和学生数量
很多教育O2O平台都在疯狂补贴,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计划,希望能吸引更多老师和学生,并陷入了究竟是“通过入驻更多老师来吸引学生”还是“通过吸引学生使得更多老师入驻”这样无谓的争端中。
跟谁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真正的核心是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随着跟谁学APP、M站和PC站的功能日益丰富强大,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数量增长本就是平台优化自然而然的结果。为此,跟谁学自主研发了包括师资系统、审核系统、客服系统、支付系统、运营系统、直播系统、机构系统、流量系统、数据系统、云图系统等十大系统,不断升级迭代。
四、跟谁学的评价系统高度开放,绝不固步自封
对于固步自封的小圈子、小团队、专家组式的师资审核和评价,陈向东是非常不认同的,他认为真正的师资评价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全方位的、大数据的、学生评价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用户需求,“跟谁学有3个筛选好老师的标准:第一是通过老师资料、资历的严格认证;第二是通过老师的互动、评价、文章发布、答疑、参加公益,认证好老师;第三是我们通过线下的团队,通过走访,去界定好老师。”
五、跟谁学做全品不是贪大求全,而是机制驱动
业内对于跟谁学敢于打造全品类大平台一直有争议,而陈向东表示,这是基于“范围经济”的考虑,“如果一个人只做K12细分,推广一个APP要多少成本?如果用户同时使用多种课程,对应的成本就要少很多,做多品类很累,因为累,有资格进入的人也可能会少。”
除了上述原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跟谁学相互信任和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驱动,使得这个不同品类跨界连接的平台生态一直保持高秩序感,“通过跟谁学的评价、交易、支付、互动,建立了信任机制,通过大数据,通过云计算,让好老师有更多的收益。很多老师试过许多平台,但是他们对跟谁学如此喜欢,是因为跟谁学真正打造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相互信任的机制。”陈向东说。
一个创业团队要时刻保持头脑的冷静和逻辑的清晰,有宏观架构、顶层设计和不断改进的战略打法,以破解误区,在这方面上,不能不说,跟谁学一直走的很平稳。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