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翻修8次 生活设施完备配电脑房(图)
缪光远老人的幸福生活
每天早上7点不到,缪光远老人就从琼花观社区韦家井出发,散步5分钟就拐进了个园。公园里鸟语花香,熟悉的老伙伴在一起压压腿、聊聊天。晨练结束,从公园转到自家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回家后看书读报……这就是老城区居民缪光远每天的幸福生活。今年71岁的缪光远,虽是满头银丝,但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起话来也是铿锵有力。“生活得舒心、放松,也是永葆年轻的秘诀。”缪老笑说。位于韦家井二条巷4号的这座老宅,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在他手上就翻修了8次。现在这座独门独院,生活设施也很完备的家,让老人住得格外满足。
年幼时,外面下雨家里要用盆接
缪光远还记得,在他年幼的时候,这条巷子里简直是残墙破壁,“风一刮,猫爬过去墙砖都会掉一地。”当时,缪老、两个姐姐以及双亲都挤在三间两厢的老房子里。那时候条件艰苦,完全不具备设置卫生间的条件,每个房间都很小,只有几个平方,里面只能放一张架子床。“每天早上还有人吆喝着来收粪。”缪老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收粪人挨家挨户跑,收了回去发酵施肥,到了年关还会“回报”一下大家,送点自家田里生长的白菜和萝卜。
“一下雨,家里都用各种盆、痰盂接水。”对于当时一到大雨就漏水的情况,缪光远至今记忆犹新。
之后,缪老家三个子女都离开老家去了外地上大学,大姐在北京,他和二姐都在南京。毕业分配工作,缪光远去了贵州,心系家乡的他,在32岁那一年重新回到了故乡扬州。
雨量大时,天井内涝家里有霉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宅的修缮也从起初的补漏,到后面一次次地改善居住环境。在缪光远结婚的时候,当时妻子家条件算不错的,陪嫁物品是缝纫机和自行车。上报规划部门审批后,缪光远将原先的厢房拆除,用石灰粉刷了墙面,做了水泥地坪,还特地为了结婚喜庆刷了紫红色的油漆。
“和父母各一间房,房间和厨房都很小。”这次改造,家里虽然有了新鲜气,但时间不久,房间里的塑料地板因潮湿气变了形,墙面也开始起泡。缪光远和父母商量后,开始重新做地面,并紧跟潮流将房间地面都铺上了地毯。那个时候,老城区地势低,下雨的时候,天井里水满了还会往家里灌,家里也常常出现霉味。“石灰粉刷墙面还是不行,又换了水泥。”那个时候,缪老已经40多岁了,这次改造家里还在院子里砌了一间客厅。
5年前,房屋更宽敞舒适还配了电脑房
女儿嫁去了北京,逢年过节会回来。5年前,家里又进行了一次改造。“房间越来越宽敞,家具也更新了。”缪老说。双亲离世后,原来他们的卧室和客厅打通,变成了现在的客厅,而院子里的客厅则改造成了电脑房。
“现在家里客厅卧室电脑房样样都有。”红木家具、洁白的地板砖、别致的窗帘、舒适的沙发、大屏幕的液晶电视、空调、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缪老家里什么都不缺。老夫妻俩现在城南、城北还各有一套房子,但装修好之后愣是没去住过一天。“这边住了多少年,习惯了,生活也很好啊。”缪老称,社区内还建有标准化的卫生服务中心、托老所、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还有志愿者定期为老人修脚、测量血压等,让老人们都离不开老城区了。
和缪老夫妻俩有同样想法的,并不在少数。韦家井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很多年轻一辈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试图将他们接到高档小区里去生活,可大家都不愿离开。
缪光远两个姐姐自离开扬州后,逢年过节才会回来。自几年前旅居美国后,她们更加想念扬州的生活以及韦家井的老宅。“姐姐们都笑称我现在的生活最舒适,还有个园这么一个‘后花园’呢!”缪老告诉记者,他要一直守在韦家井的老房子,等姐姐们回来,因为走再远,韦家井二条巷4号都永远是她们的家,扬州永远是她们的故乡。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