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妈妈服务队”拥军27载:代代传承 永远接力
图为“老妈妈服务队”的大妈在给战士们缝补衣物。余攀峰 摄
图为“老妈妈服务队”的大妈在给战士们缝补衣物。余攀峰 摄
修补衣物之余,大妈们还会像家人一样和战士聊天,嘘寒问暖。宋留洋 摄
中新网许昌11月14日电 (记者 刘鹏) 这是一支由居委会退休老妈妈们组成的拥军小分队,这支队伍自成立来的27年间,风雨无阻每月定时拉着缝纫机、拿着针线、洗衣粉等赶往部队,上门照顾官兵们的日常生活。她们中最年长者已84岁,最年轻者也已54岁。近日,记者在河南省许昌市走访,接触到这群令人尊敬的老妈妈们。她们受访时向记者坦言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相继离去,但我们还有下一代,拥军爱军的传承绝不间断,要一棒一棒地永远接力下去。”
发起成立这支“老妈妈服务队”的,是许昌市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原党委副书记、今年已84岁高龄的袁雪云老人。那是在1990年3月的一次“学雷锋月”活动中,五一路办事处组织辖区居委会主任和几名老太太到附近部队驻地慰问战士。当老妈妈们赶到消防队后,发现小战士们的衣服上粘满了一条条白色的胶布,原来是裤子烂了、上衣破了,全用胶布贴补。这一块块的胶布简直成了战士们补衣服的“万能胶”。
“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们为了保家卫国,远离父母驻守许昌,守护着千家万户,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袁雪云老人说,特别是那些经常出击现场的消防战士和经常拉练的武警官兵,不是衣服磨破了,就是背包挂开了缝。于是袁雪云等几名老人便当场商定,要每月定时上门为他们洗衣、缝补一次,力所能及照顾战士们的日常生活。
就这样,这支“老妈妈服务队”在袁雪云的发起下,自发形成了。27年来,除了每月定时上门拥军服务外,每逢每年的八一节前,老妈妈们还会将自编自导的彩带舞、功夫扇等文艺节目带到驻地部队慰问演出。
袁雪云老人告诉记者,随着驻地官兵一茬一茬地来,一茬一茬地走,她们的服务队成员也在发生着变化。27年来,已有一些老妈妈们相继离世或卧病在床,但是总有一拨又一拨的退休老人持续加入。袁雪云老人介绍,“老妈妈服务队”的队员也从最初的4人已发展到现在的32人。
记者在两日的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老妈妈们虽已上了年纪,但她们拥军爱军的劲头十足,几十年来坚持始终如一。比如,宁素珍老妈妈在兼顾照料偏瘫儿子的同时,挤出时间到部队为战士们缝补衣服。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的儿子有病了,不能为国家做贡献,我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部队的孩子们服务,让他们好好在部队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74岁的史梅兰老妈妈患有帕金森病,手抖得不能干活,但只要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她坚持在家为官兵们制作鞋垫,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她都会给战士们送去自己亲手做的鞋垫。
而几年前,曾有位老妈妈在清理街头小广告时不小心崴了脚,脚面肿得老高,其他老妈妈都劝她在家好好休息。没想到,几日后她就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位老妈妈说,“坚持了那么些年,不和老姐妹们一起去照顾娃们,心里感觉很不安!”
71岁的张美容老妈妈说,“自从退休后,已经跟着袁书记(袁雪云)干了18年了,袁书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学习。她虽然年过八旬,但每次总是亲力亲为。比如在今年的端午节前夕,袁书记特意包了1000多个粽子送到战士们手中,只为了让孩子们吃到嘴里后能感受到些许家的温暖。我打心眼里都佩服袁书记!“
今年已72岁、跟随了袁雪云老人27年的陶翠罗老妈妈告诉记者,“即便是将来我们干不动了,但我们还有下一代、我们还有接班人,我们这面拥军服务的旗帜永远不会倒下。”
27年来,“老妈妈服务队”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在部队官兵、辖区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她们用实际行动最好地诠释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理念,鼓舞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采访最后,当谈及未来,84岁的袁雪云老人说,“或许哪天我会起不来,但即使我倒下了,接力棒绝不会停,拥军爱军必然代代传承,一棒接着一棒永远接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