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春节印象

04.03.2015  10:46
  □本报记者徐东坡

      40岁的美国人艾瑞克来到河南已经5年了,但今年春节是他过得最热闹、最特别的春节。2月28日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艾瑞克是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的一位英语外教。虽然已经来豫五年,但由于往年都是旅游或者出差,没有真正在河南过春节。而今年春节,他们一大家子和河南的亲戚一起过了一个中国新年,让他感到了中国家庭的浓浓年味。

      艾瑞克的两个妹妹也在西亚斯做外教,而其中一个妹妹成了河南的媳妇。今年春节,艾瑞克夫妇一家受邀到妹夫的姐姐家过年。“除夕那天晚上,妹夫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一大家子18个人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一起放鞭炮,新年孩子们每人还收到120元的红包,这些都让我们印象深刻!”艾瑞克说,中国的春节强调家庭的团圆,热闹而温馨,这是他过得最热闹的春节。

      中国人过年离不开吃饭,而这一点让艾瑞克很纠结。“宫保鸡丁、糖醋里脊、饺子等,都非常好吃,我夫人也学会了几道中国菜。”艾瑞克说。但是也有一些“美食”让他不敢下筷子,如鱼、鸡爪等。艾瑞克说,中国人过年吃鱼,寄寓着年年有余的意义,但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吃鱼是件挺痛苦的事,因为鱼刺多。而鸡爪、动物内脏等食物,他更只能远观了。

      艾瑞克说,在这里的几年,他深切感受到河南的快速发展变化。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是伸向四面八方的高铁网络。由于孩子较多,一家人出游拖家带口的很不容易,然而高铁“缩短”了城市的距离,让出行更便捷。二是郑州快速拔地而起的高楼,西亚斯附近前两年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已经是高楼林立,而美国的城市建设是很慢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艾瑞克说:“首先是堵车,有一天他由新郑到郑州,上午9点出发,下午很晚才回去。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排队、堵车上了。其次,由于建设较快,不少社区服务配套跟不上,居民生活还不够便捷。”

      但艾瑞克表示,这些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河南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得到解决,他相信河南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