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贫困群众如何走好脱贫路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老区群众不能掉队。
2015年12月30日,记者从全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我省共有革命老区县(市、区)118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4.2%;老区村有29941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3%;老区人口5565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2%。其中,老区贫困人口299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1.9%。
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部分革命老区发展滞后的现实,已成为制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299万老区贫困人口如何走好脱贫之路?据了解,我省部分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已逐步探索出改变老区面貌的新路子。
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难在路上、困在水上、缺在电上,是许多老区的真实写照。我省不少地方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一些地方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跳出“贫困陷阱”的主要抓手。在桐柏县,持续实施“教育振兴工程”,先后投入2亿元,改建新建扩建了11所学校;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全县卫生机构床位达1228张;投资近亿元建成赵庄水库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10余万人用水难问题。在嵩县,9个老区乡镇新建扶贫搬迁点125个,3.7万多人住进了水电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家。
许多革命老区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濮阳市结合老区特色,通过科技引领,培育成了白灵菇、尖椒等九大种植业,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直接扶持老区2.66万户贫困农民实现脱贫。
转移就业是脱贫增收的有效渠道。信阳市积极推动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向城镇转移,到产业集聚区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该市常年出国务工人员有6000人左右,年创外汇达7000多万美元,累计创汇8亿多美元,直接带动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
抓住新机遇,拓宽脱贫路。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后,我省将抓住国家促进脱贫的多种机遇,推动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老区与全省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记者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