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引领中国发展走向可持续

18.11.2015  16:10

河南日报11月18日讯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通过绿色理念引领走向可持续。那么,如何认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绿色发展理念?未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李宏伟。

生态文明关系现代化建设成败

记者: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强调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提出来的战略抉择。那么,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李宏伟:实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内容。物质文明事关人们的民生福利,政治文明事关人们的自由民主,精神文明事关文化道德,生态文明事关生存环境。这四大文明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在四大文明目标中,对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初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今日中国来说,生态文明则尤其重要。如果没有青山绿水,即使满地都是金山银山,也很难有人民的美好生活。没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再发达,也不可能有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人民幸福是任何现代文明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

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整体上进入梦寐以求的“小康”阶段,国家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和政治大国。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甜蜜果实的同时,也品尝着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涩后果。我们的现代化成就,特别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我们为现代化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日益令人担忧。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沙漠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已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最严重的挑战之一,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冲突事件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我们必须通过绿色发展,探寻出一条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首要在转变发展理念

记者: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李宏伟: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环境恶化,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吸取。令人痛心的是,当今我国社会还有许多方面重蹈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方面的覆辙,如果我们勉强按照当前的路子走下去,很可能在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之前,就已被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所压垮。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应立足于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要求我们既要站在人类文明更高形态即生态文明的高度,又要从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和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我们在推动现代化的实践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理念上奉行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它要求人的活动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尊重物类的存在,维护生命的权利,顺应自然运行的规律,谋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保证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生产。生态文明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GDP并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

在生活方式上推行以低碳为基础的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倡导人们去追求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和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人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因而,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使低碳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生态保护要有“底线思维

记者:绿色发展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用具体的制度对绿色发展理念加以规范和约束。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硬性要求,那么,我们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李宏伟:生态保护要有“底线思维”。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人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因而我们应该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而要合理利用自然,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第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格局是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二要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三要根据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第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点要落实到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全社会推动节能行动计划。节约下来的能源是最绿色的能源,当下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节能减排方式。通过技术改造,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净;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已开发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可谓光荣而艰巨。为了美丽中国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我们当为之努力奋斗!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开展蓝色海湾治行动

各方聚焦

●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把实体经济、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力图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2009年底,美国出现了一个叫复兴美国制造业的政策框架,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德国出了一个工业4.0,大家都很关注;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的概念;英国制定了2050的发展规划;韩国提出了“新动力产业”等等,基本上这些主要经济体都把目光聚焦到实体经济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于我们谋划生态文明、绿色制造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用十年时间进入到制造强国行列,再用两个十年巩固提高,甚至在制造强国当中有一个引领地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思考方向和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节能减排要求更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更高,短时间对企业和经济发展有所影响,但长期来说带来了整个社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认同,使得整个社会对绿色经济投资加快。这个本身也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回收利用可以把垃圾变成资源,这是升级。循环经济不是处理垃圾,而是要从根本上根绝垃圾,不让垃圾产生。循环经济应该是一场经济变革。循环经济应从注重“资源生产率”到“资源生产率与控制垃圾产生总量并重”,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从“废物循环”到“产品循环”再到“服务循环”的三个进阶。

——世界经济论坛循环经济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

●必须依靠价、税、财配套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效机制来进行划界。优化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建立和信贷手段、融资手段相匹配的贴息和信用担保,重视基金的发展,与PPP形成对接等五个方面,是财政政策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的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