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扮靓中原大地
绿色建筑带来“绿色”效益
在安阳市文峰大道东段,有一座“高大上”的建筑十分醒目,红色的“市民之家”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说它“高大上”?跟随记者的脚步,你可以看到,这里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电、地源热泵系统、地下车库设置光导管照明及建筑中水回用系统等,处处体现了“绿色”概念,诠释着绿色建筑的要义。
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建筑能源消耗比例达40%,并且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建筑能源消耗比例还会继续扩大。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省已经建成的绿色建筑项目彰显出节能减排的明显成效。经综合测算,绿色建筑每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煤240吨左右,我省已获得运行标识的80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每年可节约标煤近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多万吨,降低粉尘近2000吨,产生了较大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真金白银”支持绿色建筑
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及面积居于全国前列。发展“绿色建筑”,我省更是“真金白银”进行奖励。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省住房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大绿色建筑的资金投入,2015年至2017年省级财政对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每平方米奖励10元或20元。仅在去年,我省财政就分两次拿出共5210.4万元对星级绿色建筑进行奖励。“绿色建筑”成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2222万平方米、14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设计标识97个,标识面积1418万平方米;运行标识50个、标识面积804万平方米。从低到高按星级划分,我省一星级绿色建筑41项537万平方米,二星级101项1588万平方米,三星级5项97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发展尚不均衡
目前,覆盖我省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全部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有关人士分析,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省各地绿色建筑呈现不均衡发展。郑州、洛阳绿色建筑发展较快,其他地市绿色建筑相对发展较慢。目前我省出台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仅对近3年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进行奖励,缺乏长效激励机制,不利于我省绿色建筑中长期发展。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坚持单体向区域转变,以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为切入点,引导绿色建筑区域推进,加快城镇化绿色进程。重点做好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鼓励新建商品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绿色农房建设,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市(县),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小城镇、绿色生态城区,梯度式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记者 谭勇)
核心提示
8月10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传来消息,随着全省第二批11个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出炉,今年以来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已达25个,总面积431.22万平方米。目前,全省共有2222万平方米、14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兼具环保与节能优势,提高生活空间品质,绿色建筑正在逐渐扮靓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