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经济运行综述(三):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
提神——打造新郑经济升级版
2014年年底,两则消息令人振奋——全球科技巨头IBM签约新郑,投资21亿元的飞宇电气装备创新创业综合体、投资32亿元的中国·中部神州国际鞋业产业园区亦接踵而至……
“我们把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使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驶入快车道。”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武告诉记者。去年前11个月,新郑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261.4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亿元,同比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17.6%。
在“双融入、双承接”战略的布局下,郑州、沿 海地 区的项目及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配套项目纷纷扎根落地,华南城、华商汇、雪花啤酒、光明乳业等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大上”项目,近几年纷纷抢滩新郑,使新郑本地产业优化、产业升级异常活跃,也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据统计,近三年来,新郑市共签订投资项目221个,合同总金额达209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19亿元。
龙湖是新郑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华南城、六盛钢材、国际农用机械贸易中心等一大批 基地 型、龙头型项目接踵而来,新郑市因势利导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龙湖商贸会展城,着力建设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物流配送“三个超千亿”的“龙湖商圈”。商贸物流从无到有,剑指中原“航母”。目前,郑州华南城项目已完成投资136.4亿元,开工建设330万平方米,封顶220万平方米,首期150万平方米已于去年8月28日成功试营业,全部建成后可吸纳就业20万人。得益于此,龙湖镇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
中国红枣领导品牌“好想你”、生猪养殖第一股雏鹰农牧、中国最大的啤酒公司雪花啤酒、跻身世界方便面第一阵营的白象方便面……薛店镇发挥现代食品制造业优势资源,不仅要打造观光旅游的啤酒小镇,中国国际红枣综合产业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目前,新郑市代表性的食品工业已经有30多个种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新郑生产的方便面占全国市场份额10%、枣制品占15%、酱油占14%。
新港产业集聚区是首批重点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和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近几年来有了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1家,形成了年产70亿支国内最大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思维。新郑市告别粗放经营模式,推动“干道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产业小而全向主导产业突出转变”, 有序推进各类产业向新港产业集聚区、龙湖商贸会展城、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农民特色创业园集中,及早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新港产业集聚区共整合搬迁同类企业68家,承接郑州市产业转移企业36家、新郑市“退二进三”企业30家;郭店镇特色农民创业园承接企业30多家。
此外,该市发挥区内高校众多优势,积极开展“百名院士专家新郑行”等活动,推动校企联合,建设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着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