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经济观察:中国稳步推进自贸区战略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喻)要在喧嚣与骚动中稳步前行是不容易的,但这正是6个多月来中国在自贸区建设上所做的事情。
与去年上海自贸区“千呼万唤始出来”时相比,2014年上半年,“自贸区”一词在中国的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有点“发烧”。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广东、天津等沿海省市围绕设立自贸区上演了一场“竞跑”,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也跃跃欲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中国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申报自贸区的就有20多个。
不过,地方一哄而上的态势不久即被中央政府轻踩了一脚“刹车”。继“地方自贸区申请遭紧急叫停”消息传出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近日公开表示,自贸区建设“总体来说还是要积极稳妥”,即使是有必要设立的也要给予充分论证,根据成效和路径再行推广。
在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看来,不少地方并未真正读懂自贸区的深意。归根到底,自贸区不是一个凭借种种优惠取胜的“政策洼地”,而是一场制度上的试验。
事实上,中国设立自贸区的目的一直很明确,即通过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进一步释放制度和改革红利,推动新一轮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央从未说自贸区要‘大干快上’。”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对中新社记者直言。他认为,地方政府的申报热潮一方面是攀比心态作祟,另一方面也是抢搭“顺风车”的心态所致。
但不可否认,在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贸区也是新一轮改革方案的既定计划。白明表示,在此情况下,需要给地方政府一个较为清晰的预期,即申报自贸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何时能够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以及如何复制。这样可以使地方政府既能保持平常心,又不失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自贸区申报一事热闹或冷清,都未扰乱中国自贸区建设这盘大棋。2014年以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层面,自贸区建设总体上始终沿着既定方向持续推进,且已取得明显进展。
上海自贸区建设全面推开。金融改革创新方面,从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到自由贸易账户正式落地,“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此前出台的51条措施正逐渐从纸上跳到现实。
贸易监管方面,从分批推出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到全面推行预检验制度、实现货物出区“零等待”,再到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项项政策利好使贸易便利化水平更上一层楼。
但有观点质疑,当前官方虽然捧出了一些好东西,但变革意义仍不够大。
对此,白明指出,要评判上海自贸区这些改革措施的力度,必须始终结合其使命和宗旨来考虑。如果推出的措施力度过大过猛,无法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区就变成了28平方公里大的一个盆景”,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范恒山也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正在按中央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向前推进,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完善和拓展相关试点任务,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际层面同样亮点频现。与周边国家的自贸区谈判有序推进;中韩自贸区第十一轮谈判进展积极;中日韩自贸区第四轮谈判已毕,三方就货物贸易降税等问题达成共识;中国-东盟自贸区也正在向“升级版”迈进。此外,中澳自贸区的谈判进程亦有望加速。
未来,自贸区迈出的步伐同样值得期待。
官方透露,正在制定中的上海自贸区2014年版“负面清单”将比2013年缩短1/3,“不能做的事”会大幅减少。此外,今年下半年,上海海关还将继续推出一些改革创新的制度安排,深化拓展自贸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