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从“脚踏实地”到“异军突起”
汴梁多景,铁塔独秀。塔旁有黉,河南大学。
在这里,有一所古而又新的学院。如果从上世纪30年代罗章龙在此执鞭论著开始算起,他已有八十多岁,已至耋耄之年。如果沿着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从1999年独立建院重生开始算起,他刚刚15岁,正是英气勃发的少年,吸收着前辈学人的优秀学统和厚重积淀,踌躇满志,一路向前。
它就是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近年来,学院发展捷报频传,先后获得政治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全省仅有的3个经济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一项,拥有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自主学习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成为集河南省所有经济类高层次培养平台于一身的学术殿堂,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反思文明和理论探索相结合的独特学术传统。
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的经济学院,经过短短十多年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努力,在全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竞争异常惨烈的环境下,在先天区位和资源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无可辩驳的实绩赢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地方性经济学院实现中原突围、异军突起的发展样本。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济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因何在?
牢牢抓紧学科建设的牛鼻子
学科建设对一个学院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学科是检验一个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建设高水平的基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点。十几年来,经济学院采取的方式是三部曲:大讨论确立目标,内涵建设服务目标,步步突破实现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牢牢抓紧学科建设的牛鼻子,将经济学院做大做强。”
一切要从 2002年春天的一场会议说起。当时学院领导班子连开了三天会,讨论学院战略定位、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在最后确立总目标时,与会者围绕将学院“做大做强”还是“做小做精”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将学院做大做强,是当前国内竞争激烈条件下唯一的出路。
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凝聚了人心,接下来就是围绕目标不断努力,步步突破了。
扩大招生规模、增加硕士点、扩大教师规模、增加博士点,经济学院一步步努力,一步步突破。而这一切又都围绕一个轴心进行:紧跟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进行高水平学科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优秀的人才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2001年,经济学院专任教师不足50人,在岗博士仅有2人,而2014年的今天,学院教职工总数超过140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访问研究经历,博士生导师 20人,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有时候,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走了,学科也就难以为继。
从历史的长河中曲曲折折一路走来,经济学院从曾经的名师荟萃,到如今的英才云集,蜚声学坛,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著名经济学家罗章龙曾在此担任经济系主任,完成了民国时期国内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为主题的《中国国民经济史》的初稿;优秀学子邓拓在大学期间便用文言写出了《中国救荒史》一书,填补了灾荒史研究的空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河南省副省长的王毅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费尽心血筹集《资本论》等一批进步书刊创办资料室,为经济学科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天地;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大学经济学科的奠基人周守正,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培养和影响了几代学人,为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人才基础;河南大学第一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许兴亚,参与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大学经济学科恢复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创办校经济研究所、经济系和经贸学院(现经济学院)的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呕心沥血、费尽心力。老一辈学人严谨治学、锐意求新的执着精神,忍辱负重、默默奉献的人格魅力,形成了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辐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来者的言行。正是在这些良好学术传统的滋养下,经济学院近年涌现了一大批潜心学术研究的优秀教师,而彭凯翔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彭凯翔,1978年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每年7月清华大学举办的量化历史讲习班中,彭凯翔是国内少有的以老师身份登上讲台的,而同时作为老师的还有国际经济史学会前会长 Jan.Luiten.van.Zanden以及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William.Goetzmann等国际知名专家。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对他十分赞赏,他曾说:“能与彭凯翔这样的学者合作,是我的荣幸。”清华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教授在评价彭凯翔时说:“彭凯翔是国内青年学者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终将能够成为经济史学领域新的代表人物,并能够成为拥有一定国际学术地位的学者。”
正是一位位潜心学术研究的学者,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石,成为学院把学术做精,科研做强,实力做硬的坚强后盾,实现了学院发展的弯道超车。
2005年,是学院发展具有突破性的一年,学院同时申报政治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同时获批。这在全国的同行里引起了轰动,奠定了学院在学界的地位,赢得了广泛尊重。
“在学术积累和人才积累都足够的情况下,你还要靠内在的对话能力吸引专家。”当年的博士学位点申报负责人,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耿明斋说。
铸造以人为本、崇尚学术、多元发展的学院文化
上纪世20年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经济困难,科学家的生活条件很差,但德国仍然是世界科学中心。究其原因,就是其良好的学术传统、环境和氛围,促进了德国科学的发展。
因此,学术文化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物质、硬件的束缚,成为催生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地处经济并不发达的开封,要想进行中原突围、与其它同类学院进行竞争,就必须依靠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学者、凝聚学者,激发灵感、创造智慧。
经济学院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崇尚学术、尊重学人、多元发展、合作共赢的学院文化,为学者们提供了平等、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学术风气,激发了老师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力。
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而经济学院牢牢抓住了两点,一是机制建设,二是平台建设。
“我们希望每个学者每天思考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做好学术。”在采访中,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明钦的话让人印象深刻。而建立一套机制让学者能够沉下心来做学问,就是这些年学院的重要工作。
“犹如大森林里要有多种生态并存,经济学涉及很多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这些年来,学院以每个学者的发展和成长为根本,着力于创造一种包容、和谐的环境,鼓励有不同学科背景、学术观点的学者发出话语,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曾担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的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庆春说。
在经济学院,每个学科、每个团队、每位学者都有平等获取资源的机会,同沐阳光、同承雨露。对于每个学科的老师参加会议、出版著作,学院都全力支持、平等对待。同时,学院建立了一套重奖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奖励机制,既鼓励具有特色方向的团队建设,也支持独具风格的个体研究,力求多元发展,做到每个领域都有人,都有名家,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不要排着队走,而要并肩走,院长在资源配置上一定要有胸怀,不要老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名誉院长耿明斋形象地说。
有了机制,还要建设平台。如果说传统的科研系、所,博士点等平台的建设更多是自上而下建立,那么经济学院新成立的创新团队建设则更多是自下而上的方式。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组合,申报学院批准,确定团队负责人,并由学院利用学科建设经费进行资助,这样的团队在学术方向上更加凝聚,在交流方式中也更加灵活。当前,院里11个创新团队覆盖了 90%以上的老师。
此外,推动小型多层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与国内外同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也是院里的主要举措。有时候,一周的时间内,院里各种类型的交流活动多达6场,这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双周论坛。最近一期的论坛上,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Gia-como.Corneo.做了主题报告,与报告通知一起发布在网上的,还有报告的摘要以及三篇多达一百多页的论文资料,供老师们提前学习下载,方便在报告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讨论。
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位于偏僻的荷兰小镇,但由于经济学大师麦迪逊的存在及其组织的双周论坛而闻名遐迩,名家云集。经济学院的双周论坛举办多来,效果也十分显著,为院里创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和环境,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支撑平台。
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光明日报》曾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必须国际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经济学院已经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国际化,源于一种追赶优秀的的危机感。
2011年,学院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要以人才国际化为突破口,带动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教学国际化。
于是,到海外去,引进更多的高端国际化人才,成了经济学院近年建设发展的“重头戏。”
万事开头难。
从发布招聘信息,到宣传推介自己,到吸引目标人才前来应聘,再到入校管理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要提前考虑,反复琢磨。一个成功签约的背后,往往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沟通,每一个细节都熔铸着学院求才若渴的期望和走国际化道路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宣传、选人、服务是三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为此,学院不仅在国外的招聘网站上进行了宣传,还充分运用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学者访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河大、推介河大。
而在选人时,学院则在考量学术基础、科研成果、研究方向等硬指标外,非常看中对方的学术兴趣。“我们一定会和对方深入地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观察他是否真的愿意安下心来做学术。国际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经济学院院长宋丙涛说。
而人才引进后,让他们迅速熟悉环境,进入研究角色,是学院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学院为学者们购买了许多数据库、配备了研究助手和行政人员,帮助他们处理校内外手续和行政性事务。
很多国际学者来到河大以后,也开始对河南的经济问题感兴趣。“河南省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例如我目前关注的是河南1942年的大饥荒问题。”来这里已有一年多的加籍学者董保民说。在谈及为何加盟河大经济学院时,他说“我喜欢这里的文化环境,让人可以沉下心来做学术”。
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有12名来自海外的高端人才加盟,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曼海姆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等一大批海外高水平学者。海归博士教授中,有3人在为研究生上基础课,已经发表国际英文期刊SSCI收录的论文5篇,国际化发展初见成效。
同时,学院也为院里的青年教师出国提供了坚强支撑,制定了学院《教职工出国留学资助管理办法》,为教职工出国学习提供资金支持。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彰显使命”
当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能就凸显出来,对于与社会实践联系格外紧密的经济学科更是如此。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院部分学者就紧紧抓住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这一重大课题持续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传播着河大经济学研究的美名。
如何进一步搭建平台,疏通渠道,将高校密集的学术资源引导到服务社会的轨道上来?如何更好地发现问题,服务社会实践、实现理论研究与解决实践问题的顺利对接?
2009年10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与河南大学共建的中原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它的主要职能是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关系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关的政策建议。
当理论插上实践的翅膀,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发展天地。
研究院实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很多问题直接从政府中来,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谋划、郑州航空港区战略实施等方面,始终闪耀着研究院学者们的身影,奏响着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音符。
研究院每年连续发布的《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对数据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方式,是省内第一家利用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综合发展方面进行解读的研究院。
当然,不仅向政府提供智慧,学院也直接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贡献力量。
近一年来,学院连续为省内大中型企业做MBA培训,一长串的客户名单中包括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等,培训重点在于开阔企业中高层领导者的国际化视野、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河南大学曾制定“打造四个高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而经济学院正是发挥了其中的“引擎器”和“思想库”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