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召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规划研讨会
2020年10月5日-7日,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务虚会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规划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中试基地(济源)召开。中心总工程师张治军、主任张平余、副主任张经纬、李秋叶、彭李超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主任张经纬主持。
张平余表示,工程中心自2015年8月份成立,12月份获批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特种功能二氧化硅”专利技术实现转让,并孵化了济源海博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牵头组建了“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8年,依托中心成立的“河南王屋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及“河南省纳米杂化材料专业化众创空间”,2019年张治军教授团队“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李小红教授和牛利永博士先后获批主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可以说,中心在重要奖项、重大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心全体教职员工仍须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进取心,以激扬的奋斗精神凝聚大家的力量,力争各项事业在“十四五”期间更上一层楼。
张经纬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央相关部委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有关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包括“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并和大家一起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张经纬代表中心领导班子向全体教职工详细汇报了中心的“十三五”工作总结与“十四五”规划草案。工作总结详细梳理了中心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重要奖项和重点项目等几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规划草案重点介绍了中心在国家级奖项、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以及完善科技创新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打算。
6日上午,各研究室主任李小红、王华、李秋叶、张晟卯、张经纬等分别汇报了各研究室“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张治军教授逐一对各研究室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并期望中心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能取得重大突破。
6日下午,副主任彭李超和李秋叶分别介绍了河南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修订)和中心研究生培养和考核方案草案。张治军教授、吴志申教授、崔元臣教授、杨建军教授以及中青年教师代表积极发言,为中心的内部考核以及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建言献策。
7日上午,全体教职工在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延辰的带领下,参观了“20万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的建设工程现场。该项目规划分三期,一期产能3万吨,二期7万吨,三期10万吨,主要工段包括水玻璃的溶解精制、合成水洗、干燥包装以及纯水制备和污水处理。目前一期工程基建部分基本建设完成,正处于设备安装阶段,预计11月底完成设备安装后将启动试车。
中心教职员工见证了“特种功能二氧化硅”项目经历实验室研究、小试试验、中试试验、工程技术验证,这次又实地考察了“20万吨生产线” 建设项目,了解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易,同时又深受触动、感动。纷纷表示,在此百年不遇的历史大变局下,科研工作者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面向国家和社会的亟需,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